林彪 军队 文革

论坛
现在的时间是 周五 3月 29, 2024 12:54 am

当前时区为 UTC - 5 小时[ DST ]




发表新帖 回复这个主题  [ 1 篇帖子 ] 
作者 内容
 文章标题 : 尼克松访华宴会菜单全记录 ——驳“周恩来一吨鲍鱼款待尼克松”的不实之词
帖子发表于 : 周四 9月 15, 2016 11:02 pm 
离线
Site Admin

注册: 周六 2月 28, 2009 5:46 pm
帖子: 2854
尼克松访华宴会菜单全记录 ——驳“周恩来一吨鲍鱼款待尼克松”的不实之词


余汝信


【本文简缩版首发于《南方周末》2016年9月8日第1698期,以下为未经刪节的完整版】


一、“一吨顶级鲍鱼款待尼克松”传播史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76年精神号”专机抵达北京,展开其首度访华之旅。当天下午,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了尼克松。在北京访问数日后,尼克松一行续往杭州、上海两地访问。在华期间,中美双方举行了多次会谈,2月27日下午,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揭开了中美两国关系新的一页。

关于尼克松访华的细节过程,四十多年间国内媒体多有披露,其中大部分内容属实,小部分与事实不相符。笔者认为涉嫌编造的,是一个关于“周总理用一吨顶级鲍鱼款待尼克松”的故事。

故事的始作俑者,是“千龙网”的“特约撰稿人”金亚银。2005年6月7日,该网发表其题为《周恩来一吨顶级鲍鱼款待尼克松背后的故事》的大连报道称:

1971年10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抵达北京后,与周恩来总理正式敲定,美国总统尼克松将于1972年2月21日正式访华。一向主张“外交无小事”的周总理开始为中美谈判殚精竭虑,连客人访华期间的菜谱都要亲自审定。

为了接待好客人,周总理决定准备1000公斤新鲜鲍鱼,让尼克松充分领略一番东方大国的饮食文化。当时中国品质最好的野生鲍鱼就出自黄海深处,于是国务院把采捕任务下达给辽宁省,辽宁省又落给大连市,大连市则选择了长海县,任务最终落实给了鲍鱼资源最丰富的獐子岛。

1971年12月,正值数九隆冬的季节,獐子岛人民公社的领导找到当时任潜水队长的王天勇,给他布置了这项国务院交办的重任:必须在翌年1月底,采捕到1000公斤个大肉肥的鲜活鲍鱼。

听到这个消息,王天勇当时真有点懵了,数九寒天,采捕区水温已经降到零度以下,作业条件极为恶劣。按照老规矩,潜水队早就收船上岸了。而且富有采捕经验的王天勇知道,冬季里鲍鱼还不知藏到哪儿去了,要采捕到这么多鲍鱼,容易吗?
……

獐子岛是有名的“鲍鱼之乡”,王天勇坚信会找到鲍群。可他亲自下了几次水,却连一只鲍鱼的影子也没见到。王天勇这位潜水“把式”既着急又纳闷,鲍鱼都跑到哪里去了呢?在冰海寒水中,他一次次潜入海底观察,在水下沿着一座座礁石上下寻找,一连找了7天。4米处没有,6米处也没有,他一米一米地往下潜,直到10米深,终于发现了奇迹。原来鲍鱼都顺着海床转移到深水处的礁石根生活去了。

经过100多次下潜,王天勇沿着海床的岩礁一路找下,在二三十米深的海下礁丛中发现了更多的越冬鲍鱼,有的地方更是挤得密密麻麻。
鲍鱼找到了,潜水队一片欢腾,几天来沉闷的气氛被一扫而光。趁热打铁,王天勇套上潜水服直奔海底,采捕鲍鱼,仅第一天就捞上来100多公斤。他们一鼓作气干了几天,换到了獐子岛以南一块叫“南洋”的海区,此时王天勇心里一阵惊悸。因为这里水深流急,礁丛密布,不仅鲍鱼多,还是鲨鱼经常出没的地方,……

……
连续干了近10天,王天勇和他的伙伴们共采上来1500多公斤鲍鱼。从中选出的1000公斤优质鲍鱼装上军舰,转乘飞机,顺利运抵北京,如期出现在尼克松总统一行在京期间的宴会上。

当尼克松听说这些新鲜的鲍鱼采自冰封雪飘的黄海深处时,不禁为中国人的好客而感动。周恩来总理对此非常满意,在上海《中美联合公报》发表后,他致电辽宁,表扬大家都是中美谈判的“幕后英雄”。

千龙网虽然是一家官方背景的地区综合性新闻网站,惟这篇文章只采访了一个“当事人”,没有其他当事人的印证,也没有文献的支撑,不像是一篇严肃的报道,本可一笑置之。孰料上述并不属于新闻的旧闻报道发表两天后,2005年6月9日,《人民日报》旗下的《人民日报·华南新闻》,以《捕一吨鲍鱼款待尼克松》为题,对金亚银的文章作了压缩,署名“千龙”,发表在该报第二版上。同日,人民网·华南新闻频道同步刊登了上述缩改稿。

次年3月上旬,中国成立最早的门户网站之一——中华网的三个频道,同时转载了金亚银的文章,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讨论。同月1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该报记者钱江、王金海的特稿《“海底闯将”王天勇与“鲍鱼外交”》,情节与金亚银所述基本一致。同日,《人民日报》旗下的《江南日报》,在第二十版刊登了《款待尼克松的鲍鱼故事》,人民网·江南时报频道同步发表了该文。

2006年7月6日,辽宁省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东北新闻网,转载了《大连日报》记者修伟的文章《三代潜水员的故事》,其中“王天勇:为尼克松访华捞鲍鱼”一节提及,“1971年年末,王天勇接到一个政治任务,需要下水采捕鲍鱼。……经过一个星期的采捕,1000多公斤皱纹盘鲍带着长海人民对祖国的深情被运往北京。王天勇后来才知道,这些鲍鱼正是作为国宴主打菜肴招待首次访华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周总理也在事后对此大加表扬。”

2009年3月26日,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走遍中国”栏目播出了电视系列片《中国海岛》的其中一集《长海鲍鱼秘事》,时间长达25分钟。2012年6月3日,中央电视台旗下的中国网络电视台重播该片时介绍称其“以40多年前围绕獐子岛发生的一次深海捕捞活鲍鱼的故事为叙事线索,介绍了岛屿众多、饵料丰富的‘国鲍’产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展现了当地远古文化遗址,并对那段与上世纪七十年代世界政局相关的鲍鱼秘事进行了大胆猜想与合理解读。”

2010年以后,部分具有影响力的门户网站,不断地重复类似“鲍鱼款待尼克松”的故事。如2010年12月21日,新华网新华新闻频道发表《1972年欢迎尼克松的神秘晚宴》一文提及,“当得知美国人喜欢吃海鲜时,有关方面便决定准备新鲜的黄海鲍鱼以做备用。辽宁省长海县獐子岛人民公社的潜水队接到任务后,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进行采捕,从中挑选出精品运到北京。当尼克松听说这些新鲜的鲍鱼是采自黄海深处时,不禁为中国人的好客而感动。”2011年11月23日,号称“中央宣传部主管的全国性党建网站”的党建网,发表了题为《周总理一吨顶级鲍鱼款待尼克松背后故事》的视频。同日,号称全球领先的跨平台网络新媒体公司——凤凰新媒体旗下的凤凰网,也发表了题为《周总理1000公斤顶级鲍鱼款待尼克松背后的故事》的图片集。等等。

自金亚银的文章面世以来,社会上不乏质疑的声音。迄今为止最强烈的质疑,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施爱东的《谣言的逆袭:周总理“鲍鱼外交”谣言史》(载《民族艺术》2013年第4期)。该文指出,“本文将以周总理‘鲍鱼外交’谣言的前世今生,及其变异、兴衰为主线,集中讨论网络谣言。”“有关周恩来会见尼克松的故事史,是这一外交题材的谣言不断变换其价值标准,更换其攻击对象的历史,也是一部谣言的逆袭史。”“反复发作的黑色谣言,经历了时间的漂白,它会慢慢沉淀为故事、掌故,成为疑案、野史,然后,由野史而渗入历史。……因此,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做出预测,将来一定会有学者拿鲍鱼外交故事当史料,用来做他们的‘历史研究’。”

笔者认为,对所谓“鲍鱼外交”谣言的质疑是有道理的。我们有理由怀疑,金亚银的文章,只是一篇变相为“长海皱纹盘鲍”做广告,进而为“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前路演做宣传的软文(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后于2006年9月在深交所上市)。因为,正如中央电视台播出《长海鲍鱼秘事》时所承认,“那段与上世纪七十年代世界政局相关的鲍鱼秘事”,只是一个“大胆猜想”,当事人拿不出尼克松访华国宴上有鲍鱼(更遑论是一吨鲍鱼)出现的任何证据,相反,作为质疑方,我们可以拿出当年每一次正式宴会上都没有鲍鱼的有力证明。

二、尼克松访华期间四次正式宴会的菜单

从1972年2月21日中午尼克松抵达北京至2月28日上午离沪回国,中美双方共举行过四次正式宴会,即:2月21日晚中方的欢迎国宴,2月25日晚美方的答谢国宴,以及2月26、27日中方分别在杭州、上海举行的晚宴。

马廷栋,时任香港大公报社副社长,奉命以《大公报》特派员名义,对尼克松访华全程进行跟踪采访,并受邀参加了上述四次正式宴会。马廷栋有意保留了四次宴会的全部请柬及大部分菜单(唯缺2月21日菜单),以作纪念。马廷栋去世后,其公子、笔者的学长马文通副总编,将这些珍贵的纪念物慷慨地赠予笔者。

(一)中方欢迎宴会

2月21日晚,中方以周恩来名义举行宴会,欢迎尼克松和夫人。以周恩来名义发出的请柬为一折子,封面为凸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内页以红色仿宋体书:

为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先生和夫人访华订于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一日(星期一)下午七时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宴会
请出席

周恩来


据位于美国加州橙县约巴林达市的尼克松图书馆藏《理查德·尼克松总统日常活动记录》,该晚尼克松及其夫人在“韩先生”(中国外交部礼宾司司长韩叙)陪同下,从钓鱼台国宾馆护送到达人民大会堂的时间,为晚上7时50分,比预定时间晚了50分钟。而宴会结束尼克松夫妇由周恩来总理陪同前往座驾离开人民大会堂的时间,为晚上10时15分。宴会进行了大约两小时二十分钟。

当晚的正式菜单,笔者未存,但有以下三方面的信息可以使用:

1.被邀参加宴会的外国记者报道
据马廷栋报道,当晚被邀参加宴会的有随同尼克松访华的美记者八十余人。翌日,香港《星岛日报》刊登了合众社北京21日电称,“中共总理周恩来本晚设宴款待美国总统尼克逊夫妇,菜单如下:竹笋蛋白汤、鱼翅、红烧虾、卤蛋、蛋卷、火腿、香肠、椰子鸡、填鸭、杏仁饼、馒头与水果。”

2.中方工作人员的回忆
据当日参与接待工作的中国外交部礼宾司工作人员唐龙彬回忆文章《接待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载《秘书工作》2012年第7期)记载,当晚“最后菜单定为:大拼盘、芙蓉竹笋汤、三丝鱼翅、两吃大虾、草菇盖菜、椰子蒸鸡,另有点心和水果。”

3.美方保存的英文菜单
2012年4月尼克松图书馆举办的“帕特·尼克松百年纪念展览”,展出了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写有日期为1972年2月21日的一份英文菜单。菜单上的英文可直译为:开胃冷盘、竹笋蛋白汤、三丝鱼翅、炸焖大虾、蘑菇芥菜、椰子蒸鸡、杏仁豆腐、糕点、水果。

综合以上三方面相当一致的信息,2月21日晚的菜单可确认为:冷盘(包括卤蛋、蛋卷、火腿、香肠、填鸭等)、芙蓉竹笋汤(竹笋蛋白汤)、三丝鱼翅、两吃大虾(炸焖大虾)、草菇盖菜(蘑菇芥菜)、椰子蒸鸡、杏仁酪、糕点、水果。
菜单上没有鲍鱼。

(二)美方答谢宴会

2月25日晚,尼克松和夫人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答谢宴会,中方周恩来、叶剑英、李先念等应邀出席。
美方的请柬当天才向中方官员及在京中外记者发出,惟未有任何一位驻华外交使节受到邀请。白色的请柬足有2毫米厚,两面凸印有橄榄色的美国总统徽章,以中英两语书写:

兹订于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五日(星期五)下午七时半假座人民大会堂敬备菲筵伫候
光临

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尼克松暨夫人谨订


惟一本纪实文学作品《解冻在1972——中美建交实录》(陈敦德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提及:“2月25日晚上,尼克松访华离京前夕,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答谢宴会,没有安排江青参加。宴会定在晚上7点开始,周恩来6点半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等候尼克松来邀请。那天晚上,政治局没有安排江青参加宴会活动;可是,6点30分刚过,江青突然来到人民大会堂拜会尼克松夫妇。江青是毛泽东的妻子,尼克松当然不便推托。宴会早就该开始了,江青却不以为然。尼克松频频看手表,显然已有点不耐烦了。江青这才站了起来,表示对不起,说她没有空参加宴会而告辞了。周恩来在新疆厅白白地等了好些时间。”
陈文称“宴会定在晚上7点开始”,对照美方请柬,显然并非事实。陈接下来的说法与尼克松图书馆藏《理查德·尼克松日常活动记录》更不吻合,该记录称:

5:45 总统前往钓鱼台国宾馆大门,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总统和周总理步入钓鱼台国宾馆会议室。
5:45-6:45 总统会见周总理及其他中方官员及美国代表团。出席人员名单请参阅附件“B”。
6:45 总统回到他下榻的套房。
7:00-7:12 总统及第一夫人由韩先生陪同,由摩托车队护送从钓鱼台国宾馆前往人民大会堂。


记录显示,当晚6时30分,尼克松与周恩来均在钓鱼台,7时正,尼克松方从钓鱼台动身前往人民大会堂以主持答谢宴会。陈敦德所述有关江青所为,纯为演义故事。

当晚答谢宴会的中文菜单上,亦凸印有一枚橄榄绿的美国总统徽章。菜单为:冷盘、豆苗鸽蛋汤、芙蓉三鲜、母油鸭块、素什锦、松鼠桂鱼、核桃酪、点心和水果。

据外电报道:菜单由美方委托中方拟定,最后获得美方认可。所有菜肴均由人民大会堂厨师烹调,由美国政府付账。冷盘前菜包括盐水浸鸭,双色鱼卷,碗豆大虾,黄瓜,蕃茄及青葱,橙汁鸡牛柳,粤式烧肠。芙蓉三鲜包括海参、鸡柳及大虾,点心包括汤圆及米糕,饮料包括啤酒、橙汁、中国葡萄洒和烈性的茅台。美方空运了十五箱尼克松喜爱的加州香槟,二十加仑加州及佛罗里达州橙汁和十加仑西柚汁到北京,供今晚宴客用。

菜单上没有鲍鱼。

(三)杭州宴会

2月26日中午,尼克松和夫人一行由周恩来等陪同由北京抵达杭州。晚上7时30分,浙江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南萍在杭州饭店举行宴会,招待尼克松和夫人一行。周恩来等出席了宴会。

以南萍名义发出的请柬,文字考究地印在一块贴在卡纸的绸缎上:

为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先生和夫人访问杭州定于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六日(星期六)下午七时半在杭州饭店礼堂三楼宴会厅举行宴会。
请出席
南萍


据美联社报道,“同在北京举行的宴会相比,气氛要不拘形式得多。尼克松在这里讲祝酒词是随口讲,而在北京他是照事先准备的讲稿讲。他赞美了杭州,当他引用了中国一句俗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时博得了热烈的掌声。”“周总理没有讲话,但是当他随后挨着总统就座时,他兴高采烈地谈话,常常仰头大笑起来。”(载1972年2月28日《参考消息》)

杭州晚宴的菜单,比北京两次宴会都要丰富:花篮冷盘、八味小碟、杭州煨鸡、西湖醋鱼、龙井虾仁、香酥鸭子、公爆鸡丁、油焖冬笋、火腿川干贝、“菊花”酥、绍式蛋包、冰糖莲子、水果。

其中杭州煨鸡(即叫化童子鸡)、西湖醋鱼、龙井虾仁等为杭州特色名菜。菜单上没有鲍鱼。

(四)上海宴会

2月27日上午,尼克松和夫人由周恩来等陪同乘专机从杭州到达上海。据合众国际社今日电称,“今天尼克松总统飞抵中国最大的城市,进行他的最后一天的访问,并将发表他和周恩来总理拟订的开始改善中美关系的协议的具体细节。尼克松今天下午的活动日程表上没有什么安排,这大概是为了有时间对公报做最后一分钟的润饰。据说尼克松和周在杭州时都在他们各自的住处工作到凌晨三点,同助手们商量用两种文字书写的公报。”(载1972年2月28日《参考消息》)

下午,落款日期为2月28日的中美联合公报提前在上海发表。公报里美方关于台湾问题的一段声明,体现了基辛格式的智慧:“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晚上7时正,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张春桥举行宴会,欢迎尼克松和夫人。周恩来出席了宴会。以张春桥名义发出的请柬称:

为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先生和夫人访问上海定于二月二十七日(星期日)下午七时在南京西路1333号举行宴会
请出席
张春桥


稍比杭州逊色的上海晚宴菜单如下 :蝴蝶冷盘、八小碟、青豆虾仁、挂炉烤鸭、花篮豆腐、蟹形桂鱼、冬瓜盅、小笼汤包、花色甜点、豆沙汤团。
菜单上仍然没有鲍鱼。

晚宴于9时05分结束。尼克松一行随后观看了约一个半小时的中国杂技表演。第二天上午10时,从虹桥机场启程回国。

三、极简短的结语

任何有关历史细节的阐述,都应该依靠证据去说话。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由于关键性的2月21日晚中文菜单的缺失,这篇文章迟迟未能动笔。随着英文菜单的出现,这一遗憾终于可以得以弥补。而金亚银等人的文章,缺乏证据,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光靠民间力量去辟谣远远不够。事隔四十多年,如果中国外交部对类似尼克松访华行程、国宴菜单这些不涉国家机密和国家安全的档案材料可以按《档案法》的要求按时公开,那些“周总理一吨鲍鱼款待尼克松”之类的谣言,不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揭破了吗?!(2016年9月)


原载余汝信先生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5e2c94500102xfc4.html


页首
 用户资料 发送Email  
 
显示帖子 :  排序  
发表新帖 回复这个主题  [ 1 篇帖子 ] 

当前时区为 UTC - 5 小时[ DST ]


在线用户

正在浏览此版面的用户:没有注册用户 和 6 位游客


不能 在这个版面发表主题
不能 在这个版面回复主题
不能 在这个版面编辑帖子
不能 在这个版面删除帖子
不能 在这个版面提交附件

查找:
前往 :  
cron
Powered by phpBB © 2000, 2002, 2005, 2007 phpBB Group
简体中文语系由 PHPBB中文翻译小组 维护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