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 军队 文革

论坛
现在的时间是 周日 5月 05, 2024 7:18 am

当前时区为 UTC - 5 小时[ DST ]




发表新帖 回复这个主题  [ 1 篇帖子 ] 
作者 内容
 文章标题 : 文革前后的军委办公厅
帖子发表于 : 周日 3月 01, 2009 6:09 pm 
离线
Site Admin

注册: 周六 2月 28, 2009 5:46 pm
帖子: 2858
            文革前后的军委办公厅

              余汝信

  月前,网上有“赵平波”者,对笔者批评温相的《谢静宜其人其事及其他》一
文中几句非关乎主题的话提出“质疑”。其中一处,是拙文提及谢身处的文革时期
军委办公厅“与总参办公厅、国防办公厅其实是三块牌子,一套班子,隶属总参编
制序列,本身并无下属机构,而总参只有‘机要局’,可没有什么‘保密局’”。
赵先生“质疑”称:“军委办公厅和总参办公厅及国防办公厅从来就不是三块牌子
一班人马”,此言一出,即有其他网友予以指谬。

  其实,即使是这么一句非关键性话语,笔者也未敢掉以轻心,须有足够的历史
文献、档案材料予以支持。而笔者有意再作本文,倒是认为从赵先生的“质疑”处
可引申出一点有意义的事情──作为文革史重要组成部份的文革军事史,知情者寡
,空白处多,值得更为深入研讨探究。

            一、 文革前的军委办公厅

1、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办公厅

  今天,可能已很少人能记得起,中共建国后有五年时间,形式上不是“党指挥
枪”。自1949年10月至1954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形式上归国家统一
管辖和指挥。

  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三次会议,决定组成以
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程潜为副主席的人民革命军事委
员会,成员共28人,其中共产党员21人,民主人士7人(程潜、萨镇冰、张治中
、傅作义、蔡廷锴、龙云、刘斐)。(1)

  1951年11月至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分别两次增补林彪
、高岗、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为人民革命军事
委员会副主席,徐海东为委员。

  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后的翌月即1949年11月,成立人民革命军事
委员会办公厅,隶属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建制。首任主任罗贵波(1949.11
-1950.1),代主任朱早观(1950.1-1950.9),继任主任张
经武(1950.9─1952.1)、萧向荣(1952.1─1954.9)


             2、 中共中央军委办公厅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国家设立国防委员会,国家主席统帅全国武装力量,任国防委员会主席。国防委
员会表面名堂蛮大,但在中共眼里不过是一咨询和统战性质的组织,不可能是真正
意义上的武装力量统帅机构。有鉴于此,当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遂决定重新
成立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以取代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武装力量领
率机关由隶属全国政权系统改为隶属中共中央系统。

  重新成立的中共中央军委由12人组成,毛泽东任主席,其余为委员,未设副
主席或常委,由彭德怀主持日常工作。同年10月,总后方勤务部部长兼政委黄克
诚任军委秘书长(仍兼原职),原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办公厅(已改称中共中央军
委办公厅)主任萧向荣任副秘书长(仍兼办公厅主任)。

  1954年9月的第一届全国人大还决定在国务院之下设立国防部。惟国防部
形式上虽隶属于国务院,实质上却是一空架子,具体工作由解放军各总部和国防部
办公厅分别处理,而中共中央军委办公厅则同时兼国防部办公厅,萧向荣兼国防部
办公厅主任。(2)

  从以上可以得知,萧向荣方为中共建国后的首任中共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兼国
防部办公厅主任。此前的罗贵波、朱早观、张经武,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
委员会办公厅主任(代主任),罗、朱、张时期国防部尚未成立,三人无从兼任国
防部办公厅主任。

              3、 关于萧向荣

  萧向荣(1910─1976)广东梅县人。与叶剑英为同乡兼中学校友。在
梅县最好的中学──东山中学求学期间即倾向革命,1926年加入共青团,19
27年转为中共党员。历任共青团东江特委秘书长,中共东江特委秘书长,此期间
认识了曾到东江巡视工作的聂荣臻。1932年5月,根据聂的提议被调至江西红
一军团工作,此后,历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干事、秘书长,红一军团政治部秘书
长、宣传部长,八路军115师政治部宣传部长,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长,东北民
主联军政治部宣传部长,四野十五兵团政治部主任、政委等职。1952年10月
,在中南军区政治部第一副主任任上,调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萧向
荣在红一军团、115师及四野期间,与林彪、罗荣桓、聂荣臻都有上下级工作关
系,以人际关系层面看,与罗、聂融洽些,与林倒没有什么私人往来。

  作为军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萧向荣“从做军队宣传工作,到做机关秘书
行政工作,工作性质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他那苦心孤谐地钻研业务、埋头
苦干的工作精神有增无减。很短的时间,他就把机关的组织机构健全起来,又及时
地把各项业务工作制度、条例、细则逐步建立起来,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忙而不
乱。他亲手订的许多制度,至今还是切实可行的。他还担任军委直属机关党委书记
,负责机关的党务和日常行政工作。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他的工作是非常繁重的,
从协助军委领导同志处理军内外大事,到机关的办公楼、宿舍的建筑地点、布局安
排、图纸设计,一直到具体实施,事无巨细,都亲自过问。许多重要文件的起草、
处理,他都亲自动手,从不要秘书和下边的工作同志代劳。只要是经过他手的文件
,他总是反复推敲,力求准确无误。” (3)

  1955年9月,萧向荣被授予中将军衔。1959年9月,在批判彭、黄之
后组成新军委,毛泽东任主席,林彪、贺龙、聂荣臻任副主席,罗瑞卿任秘书长,
苏振华、萧向荣任副秘书长。同年10月20日,军委通知,中共中央批准在军委
常委之下,由罗瑞卿、谭政、杨成武、萧华、邱会作、萧向荣组成军委办公会议,
负责处理军委日常事务。自此,萧向荣身兼多职──军委副秘书长,军委办公会议
成员,军委办公厅主任兼国防部办公厅主任,此外,他在党内还先后担任军委直属
机关党委书记,解放军总直属队机关党委书记、第三书记,军委办公厅党委书记,
总参谋部党委委员。(4)

           4、1965年11月“三办合一”

  1965年11月15日,萧向荣突然被令停职审查。与此同时,宣布军委办
公厅兼新成立的总参谋部办公厅,由军委副秘书长(1965年6月14日中央批
准增补)、第一副总参谋长杨成武兼军委办公厅(同时兼国防部办公厅及总参谋部
办公厅)代主任,调国防科委副主任路扬任办公厅第一副主任,调金涛、郑汉浩为
副主任(原副主任王兴纲、潘振武留任)。

  同年12月29日,在解决罗瑞卿问题的上海会议结束后,杨成武被任命为代
总参谋长。此后,军委办公厅徒有虚名,实际上已降格为类似总参二级部般的下属
机构,与其说军委办公厅兼国防部办公厅和总参办公厅,倒还不如说是总参办公厅
兼军委办公厅和国防部办公厅。而这一降格态势其实早在1963年2月军委办公
厅党委划归总参机关党委(后总参党委)领导时已初露端倪,并一直延续至文革结
束之后。

            二、 文革中的军委办公厅

              1、 萧向荣的厄运

  在批判罗瑞卿时,萧向荣被视为罗的同道中人,这以讨论罗问题的小组会议上
萧华的发言最为典型:“还有萧向荣同志,是反对毛泽东思想的,在罗瑞卿同志的
包庇怂恿下,帮助罗瑞卿同志干了很多坏事”。1966年8月23日,《关于萧
向荣错误问题的报告》以“军委文件(66)17号”转发至全军。直到1969
年6月16日,在被监护审查两年多之后,萧向荣方被允许回家,此际,他的夫人
及孩子早已被扫地出门,赶出北京。同年10月,萧向荣被下放至“五·七干校”
劳动,虽已解除监护,仍被停止党的生活,不准戴领章帽徽,不准听报告、看文件
和参加会议。1972年,在叶剑英过问下,萧向荣结束了三年的“五·七干校”
劳动生活,回北京治病。1975年3月恢复工作,任国防科委副政委。时值“反
击右倾翻案风”盛行,萧与国防科委主任张爱萍同受围攻,接连肺气肿、心脏病发
,仍要接受大会小会连番批判,1976年3月23日,因心肌梗塞病逝。

              2、 杨成武和路扬

  自杨成武兼军委办公厅代主任后,军委办公厅即隶属总参谋部组织序列。杨成
武“代”至1967年8月,时军委成立由吴法宪、叶群、邱会作、张秀川组成的
四人小组,9月,增加杨成武并指定为组长、该小组定名为军委办事组以处理军委
日常事务后,杨即免兼办公厅代主任一职,原第一副主任路扬升任主任。

  路扬(1917─2001)河北临县人。1937年入伍,同年加入中共。
抗战后长期在冀中军区、晋察冀军区从事政治宣传工作,曾任晋察冀军区三纵队(
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杨成武)政治部宣传部长,63军政治部宣传部长。建国后,历
任63军政治部主任,军委办公厅副主任。1961年5月,调任国防科委秘书长
,同年晋升少将军衔。任内深得兼任国防科委主任的聂荣臻之赏识,1965年5
月,擢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半年后调军委办公厅任第一副主任,实际主持“三办合
一”后的办公厅工作。

  以“山头”计,聂荣臻、杨成武、路扬均来自晋察冀,同属“华北山头”。1
965年11月路扬调回军委办公厅,多少与杨成武有些关系,而1968年3月
“杨余傅事件”发生,路扬于同年12月被免职,多少也是受到牵连。被冷藏了大
半年后,1969年9月,方降级调任河南省军区政委。1972年12月免职。
(5)

            3、 萧建飞:“上了贼船”?

  路扬免职后,几近半年军委办公厅主任空缺。1969年5月,任命总参作战
部副部长萧建飞(又名萧剑飞)为军委办公厅主任。

  萧建飞(1917─1993)江苏沛县人。1938年入“抗大”学习,同
年加入中共。战争年代,萧建飞在各级司令部作战参谋岗位上得以磨炼。建国后,
历任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处长,54军副军长,福州军区副参谋长,总参作战部副
部长,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萧建飞参加过朝鲜战争所有战役和战役准备,经
验颇为丰富,工作表现出色,惟是自萧向荣以后历任军委办公厅主任中资历最浅者


  1971年“九·一三”事件,萧建飞无端受到猜疑,同年11月免职。19
72年总参“批林整风”期间,指称正在接受审查的阎仲川(副总参谋长兼作战部
部长)、萧建飞“上了贼船”,问题严重。审查数年,未有寸进。至1975年初
,萧方得以解脱,重新安排工作,降职任总参测绘局副局长。文革结束后,于19
78年10月调任总参军训部副部长,1983年6月,调至兵团级的南京高级陆
军学校任校长。

  在萧建飞免职的同时,总参向军委办公厅派出工作组,组长彭清云。办公厅由
临时党委领导,书记彭清云,副书记黄政基(总参工作组副组长)、金涛(办公厅
副主任),1972年9月工作组撤离,任命金涛为代理书记。此期间颇长一段即
自1971年11月至1975年1月,军委办公厅主任再度空缺。

           4、 胡炜:“四人帮”的人?

  1975年1月,任命副总参谋长胡炜兼军委办公厅主任。

  胡炜(1920─ )河南新蔡人。1938年加入中共。抗战期间在新四军从
事政治工作。建国后,历任三野21军参谋长、副军长兼参谋长,1961年晋升少
将军衔。1963年3月升任陆军第21军政委,1964年7月改任军长,19
69年10月,擢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陆军第21军军长(兼至1971年7月)
,1973年10月奉命到总参帮助工作,翌年11月,任副总参谋长。

  胡炜战争年代作战勇敢,指挥果断,建国后工作刻苦认真。任21军政委、军
长期间,曾率各师师长随北京军区廖汉生、郑维山到新疆勘察边界地形,参与了新
疆方向作战预案研究制订。1965年8月,根据北京军区首长指示,与21军参谋
长马友里率十多名干部,详细勘察了二连、集宁方向的地形,拟定了集宁地区防御
部署方案和防御工事构筑计划,得到北京军区、内蒙古军区首长的赞同。

  文革中,1967年2月,军委命令21军到陕西执行三支两军任务,由北京
军区调归兰州军区建制领导。军主力于3月进抵西安、宝鸡地区。62师主力进抵
宁夏。1968年5月,成立陕西省革委会,胡炜为省革委会副主任之一。196
9年4月,当选中共第九届候补中央委员。

  1969年冬,胡炜参加了军委组织的东北方向中苏边境地区的勘察。197
0年春,随兰州军区皮定均司令员勘察了甘肃、宁夏、内蒙古三省(区)与蒙古交
界处地形。这样,作为野战军一级的指挥员,胡炜勘察过西北、华北、东北三地区
的地形,了解了总部在三北地区作战的设想,一旦战事发生,即可率部到任何方向
遂行作战任务,这也为他日后在总参担任领导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

  胡炜被任命为副总长兼军委办公厅主任后,具体负责秘书、综合研究、保密档
案和首长警卫工作,协调各部门关系,办理军委和总参会议决定的有关事宜。胡炜
能力颇强,工作是胜任的。惟粉碎“四人帮”后被疑为与“四人帮”有关系,于1
977年2月被免职。后问题得以澄清,至1984年方办理离休手续,恢复了原
职务待遇。而综观自萧向荣直至胡炜,在那一个不正常的年代,个人命运都充满了
波折,无一例外都挨过整,遭过罪。

            三、文革后的军委办公厅

  胡炜免职后,1977年10月,原军委办公厅副主任萧洪达擢任主任。此期
间直至1979年春,中央军委办公厅仍兼国防部办公厅和总参谋办公厅。

  萧洪达(1918─ )广东潮阳人。1938年参加上海抗日救亡团体。19
39年参加新四军,同年加入中共。历任新四军二师政治部科长,《抗敌报》主编
,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科长,四野政治部秘书处处长。中共建国后,历任中南军区
政治部秘书处处长,组织部副部长,叶剑英办公室主任。1958年入北京航空学
院学习,后任中共松陵机械厂(三机部112厂)党委副书记,中南局纪委副主任
,文革前为中南局宣传部副部长。文革中较早被结合,曾任广东省革委会办事组组
长,广东省委常委兼办公厅主任。在叶剑英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期间,于1975年
12月调任军委办公厅副主任,但一直未到职(擢升任主任的前一个月才到京)。


  萧洪达离开军队为时已久,长期在地方工作,不谙军中事务,军中不少人对其
颇有微词。萧能连升数级从地方直达军委中枢要害部门,与其老领导叶剑英当然大
有关系。碍着叶的面,别人虽对其不以为然,但却难以搬得动他。至1979年4
月,不知是哪一位聪明人的建议而又征得军委同意,军委办公厅与总参办公厅分开
建制。分开建制实质上变为一虚一实,军委办公厅仍由萧洪达负责,被逐步虚化,
分开后的总参办公厅是实际管事的,归总参建制领导,调熟悉业务的原军委办公厅
副主任金涛去负责。

  分开建制后的军委办公厅仍兼国防部办公厅,1983年6月,又兼中华人民
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办公厅。1985年9月,中共第十二届四中全会同意叶剑
英“因健康原因”辞去党、国家和军队的领导职务,萧洪达紧接着也离开了军队。
(7)(2004年10月)

附:中共中央军委办公厅领导人名录(1954.9─1985.9)

主 任:萧向荣(兼,1954.9─1965.11)
代主任:杨成武(兼,1965.11─1967.8)
主 任:路 扬(1967.8─1968.12)
萧建飞(1969.5─1971.11)
胡 炜(兼,1975.1─1977.2)
萧洪达(1977.10─1985.9)
副主任:路 扬(1955.9─1961.5)
王兴纲(1956.9─1967.12)
黎化南(1961.1─1965.5)
潘振武(1963.2─1969.5)
第一副主任:路 扬(1965.11─1967.8)
副主任:金 涛(1965.11─1979.4)
郑汉浩(1965.11─1968.2;1975.7─1983.10)
莫 阳(1967.5─1969.3)
刘路明(1969.11─1971.11)
韩复东(1973.11─1975.7)
王岳西(1973.11─1977.8,1974.2到职)
萧洪达(1975.12─1977.10,1977.9到职)
黄宗汉(1976.8─1977.12)
李希庚(1977.11─1985.9)
刘野亮(1979.5─1979.10,病故)
展 征(1980.4─1983.7,病故)
张辅枢(1982.12─1985.9)
刘振杰(1983.12─1984.10)
李新民(1983.12─1984.12)

注释:
(1)总政治部组织部:《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史资料》第四卷(北京
:长征出版社,1995),页3-5。本文引用史料,除注明者外,大部引自该
书第四、五、六卷。
(2)国防部办公厅曾短期内存在两个建制局,即:1960年9月成立的国防部
办公厅管理局,该局于1963年10月划归总参建制,改称总参谋部管理局;1
964年1月由国防部办公厅外事处扩编的国防部办公厅外事局(对外称国防部外
事局),该局1965年12月划归总参建制(对外仍称国防部外事局)。
(3)张爱萍等:《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肖向荣》(《人民日报》1980年
12月29日,第五版)。
(4)军委办公厅党委1963年2月前先后归军委直属机关党委、解放军总直属队机关
党委领导,1963年2月起先后归总参机关党委、总参党委领导。
(5)路扬1972年免职时年方55岁,未届离休年龄,惟此后未有再任新职。
2001年6月6日在京病逝,新华社电讯中称其为大军区副职待遇,但未提及此
一待遇是何时恢复的。
(6)参见胡炜:《征程纪事》(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7)萧洪达离开军队回到地方后,却还高升了,中共十三大时“当选”为中纪委
副书记。


原载《枫华园》 第四七四期 二零零四年十月二十九日


页首
 用户资料 发送Email  
 
显示帖子 :  排序  
发表新帖 回复这个主题  [ 1 篇帖子 ] 

当前时区为 UTC - 5 小时[ DST ]


在线用户

正在浏览此版面的用户:没有注册用户 和 1 位游客


不能 在这个版面发表主题
不能 在这个版面回复主题
不能 在这个版面编辑帖子
不能 在这个版面删除帖子
不能 在这个版面提交附件

查找:
前往 :  
cron
Powered by phpBB © 2000, 2002, 2005, 2007 phpBB Group
简体中文语系由 PHPBB中文翻译小组 维护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