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 军队 文革

论坛
现在的时间是 周五 3月 29, 2024 5:48 am

当前时区为 UTC - 5 小时[ DST ]




发表新帖 回复这个主题  [ 1 篇帖子 ] 
作者 内容
 文章标题 : 冯锡刚: 关于林彪两则史料的辨正
帖子发表于 : 周日 11月 22, 2015 10:32 am 
离线
Site Admin

注册: 周六 2月 28, 2009 5:46 pm
帖子: 2854
关于林彪两则史料的辨正


冯锡刚


  因着杜修贤(晚年毛泽东的专职摄影师)与顾保孜合作的《红镜头》(红旗出版社2013年版)的畅销,由此还衍生出同一作者的诸如《聚焦红墙:1965—1989共和国红镜头》《共和国红镜头:中南海摄影师镜头中的国事风云》《红镜头中的毛泽东》《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等一批畅销书,其中两则关于林彪的史料流传甚广。一说1971年“五一节”的天安门焰火晚会上,林彪竟姗姗来迟,让毛泽东虚席以待,入席后又视若无人,竟不与毛打招呼,不几分钟即离席一去不返。另一则说这年6月罗马尼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访华,林彪在参与毛泽东会见并谈话的过程中,竟不顾外交礼仪,独自离席去外间大厅,枯坐一角,直至谈话结束,客人辞别,终未现身。
  这两则关于林彪的史料,皆因提供者“现场目击”的身份而似乎具有毋庸置疑的可信性。然而,人情世故的常识又不能不令读者生疑:这是真实的吗?1970年8月中共九届二中全会,毛、林交恶是一场严重的政治斗争。当事者都是阅历深广的政治家,林彪作为弱势的一方,敢于如此不近情理乃至“嚣张”吗?
  为释心头久存之疑云,笔者近日仔细观看了当年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及相关视频,得以确认,《红镜头》所说这一切,均系向壁虚构。
  这部纪录片片长25分钟,其中15分钟拍摄的是天安门焰火晚会情景。镜头显示,毛泽东与林彪是从天安门西侧登上城楼的,在门口迎接的有周恩来及几位身着军装的人员,其中一人似为叶剑英,但因翻拍致影像不甚清晰,无法确认。不同于往常的是,毛泽东登楼时,其他领导人未随从,似乎是先期到达城楼中央的休息室,与外宾一起等候。毛泽东与林彪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由西侧缓步走向正中。万众欢呼雀跃之中,毛一直抬手致意,林则以左手按着未上扣的大衣,右手举着“红宝书”,神情皆甚愉悦。及至正中,在时任外交部礼宾司负责人王海容(毛泽东的表侄孙女,后升任部长助理、副外长)的引介下,包括西哈努克亲王夫妇在内的诸多外宾,从休息室依次而出,与毛、林握手致意。其中有一个镜头所显示的情景颇出人意料:在毛泽东与新西兰共产党总书记威尔科克斯(这是当年与苏共论战时为数不多的站在中共一边支持“反修”的斗士,他与澳大利亚的希尔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屡屡访华的贵宾)握手时,林彪在毛泽东的右侧,早已伸手待握,孰料威氏并未接应,而是面向镜头,为一背向镜头的人员所引。因镜头随即切换,无法判断威氏是否失礼。
  影片接着展示以毛、林为主桌的主宾席位。“文革”中有引人注目的“名单学”,相应的还有更直观的“座次学”。1966年国庆庆典时天安门城楼上领导人的站位(以毛泽东为中心,西侧依次为林彪、周恩来、陶铸等中央常委,东侧依次为刘少奇、宋庆龄、董必武等国家领导人),1969年“九大”开幕式上主席台的席位(毛左侧为林彪、陈伯达、康生、江青等“无产阶级司令部”成员,右侧为周恩来、董必武、朱德等元老),均出自周恩来独出心裁的安排,这次焰火晚会的坐席应该也是出自他的安排罢。主桌5人,自东而西依次为:毛泽东、西哈努克、董必武(“九一三”事件后不久,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代主席)、西哈努克夫人、林彪。毛与西哈努克交谈,由国人熟识的齐宗华女士担任法语翻译,其坐席则在董老与西哈努克之间。虽系圆桌,但南面一侧紧靠栏杆,坐者均可面向广场。毛、林非比肩而是相向而坐,虽无显示交谈的镜头,却有显示林彪入席后笑容满面的情景,并非如《红镜头》所言“拉着枯黄的脸”。至于说毛泽东入席后林彪方姗姗而来,更属虚构。林彪究竟坐了多长时间,观影片而无从得知。估计时间确实不长,盖影片所显示林彪在坐席上的情景,仅一两个镜头。至于说林彪“不辞而别”,多半也是《红镜头》作者的想当然。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以礼花璀璨的天安门广场为背景,主桌上自东而西依次坐的是周恩来、西哈努克、毛泽东(完全背向镜头)、翻译齐宗华、西哈努克夫人。这镜头显示,林彪与董必武均已离席告退,毛泽东坐在原先董必武的席位,而紧挨主桌西侧一桌的周恩来则坐在毛泽东先前的席位,与西哈努克交谈(周早年赴法国勤工俭学,通法语)。林、董的提前告退,多半是出于健康原因。邱会作在其回忆录中说到林彪当时正患感冒,而董老则已86岁高龄。看来,这样的先行告退并不具有另外的政治因素,而勉力出席倒是出于政治影响的考虑。
  世事实难逆料,世人对毛泽东、林彪与著名美国记者斯诺一起在天安门城楼庆祝1970年国庆的情景记忆犹新时,做梦也不会想到,毛泽东和林彪参加1971年五一节焰火晚会,竟成为二人同登天安门的绝唱。
  一个月后,罗马尼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访华。6月3日,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宾客,参加会见的林彪果真有《红镜头》所描绘的不顾外交礼仪的反常举止吗?
  在笔者的记忆中,当年齐氏访华虽未有专门的纪录片上映,但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定期拍摄的《新闻简报》应有关于毛泽东会见的历史镜头。笔者从网上检索到的则是配有当年罗方解说词的一段长达5分钟的视频。镜头显示,在会见大厅中,毛泽东、林彪、周恩来与齐氏夫妇并排站立,毛不断挥动右手,说了这样一番当年见诸报端的话:“同志们,你们好!祝你们更好!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会见与谈话结束后,毛泽东由齐氏挽着左臂徐徐步出,身后的林彪镜头虽短,但影像清晰。与齐氏挥手道别,固然只有毛、周的镜头,但《红镜头》所言“会谈结束了,林彪还没有进来(毛与齐氏谈话的湖南厅,即118房间)”并非事实。林彪是参加了谈话全过程的,笔者手头有一份当年传抄的《毛主席、林副主席与齐奥塞斯库同志谈话记录》,最具说服力。
  这份谈话记录写明,谈话时间在6月3日上午九点三十分至十点四十分,中方参加者还有周恩来、康生、黄永胜、姚文元、李先念等政治局成员。在一个多小时的谈话中,主要是毛和齐氏的交谈,罗方除有陪同访华的时任总理毛雷尔与毛泽东有片言只语外,其他随员均未发声;中方则有周恩来的六七处插话(多系应答或介绍相关情况),林彪亦有两处,其余人员(包括曾经访问过罗马尼亚,与齐氏及毛雷尔熟识的康生)均未发声。
  林彪虽仅两次发声,但一在开场时,一在后半段,显然是参加了谈话全过程的。兹将这份谈话记录中涉及林彪的部分摘录如下:
  谈话一开始,毛询问齐氏“几年没有来啦”之后,说“这七年发生了变化”,齐氏称赞:“良好的变化”。毛回应“可以这么说啊”(转向林、周,林、周点头)。接着,齐氏称赞:“你们关心教育改革,使教育同生产,生产同社会主义教育结合起来,这一点给了我们很深的印象。”毛、林有以下反应:
  毛:想是这么想啊,在这里试验,旧的资产阶级教授还得利用,不然,我们没有啊。不过他们也应该听我们的话,听工人的话,听农民的话。有些人口头上听话,但心里是埋怨的。这就要时间,慢慢来,已经多年了。
  林:二十一年了。
  谈话的后半部分,毛泽东提出“反修”要坚持“一万年”,回顾当年因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访华而“减少了一千年”,“你们罗马尼亚波德纳拉希来了一次,减少了一千年。我说,哎哟,一下子减少了两千年,再减非常危险啦,现在不过只剩下八千年啦”。针对齐氏提出“还可以减少一些吧”的要求,毛答以“一年都不减了”。在与毛雷尔交谈了两句后,毛、林说了这样一段话:
  毛:就是说,你们顶了一下,就少了一点吗?我们不多不少,八千年。(毛伸出大拇指及食指两个指头)大家听着呀,不再减少!
  林:坚决不减。
  毛:你看,“军阀”说话了,他是“军阀头子”,我也是“军阀”,“军阀”又官僚。赫鲁晓夫是叫做“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我说那么一个“好人”,“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你们为什么不要这个人。我问过柯西金,他也没有讲出一个道理来。我说,你们不要我们要,可以不可以呀?把赫鲁晓夫请到北京大学来讲学,讲他那个“发展了的马列主义”。柯西金又不干,他们说不好呀!(众笑)
  毛泽东谈话纵横捭阖,由讽刺苏联不敢登载中国的“反修”文章,说到美国《纽约时报》倒刊登中国的文章,又顺势道及“你是到过美国的啊”,自嘲“我们这些人都是‘土包子’”,却画龙点睛地引出“乒乓外交”的重大话题:“最近打了个乒乓球过去。”这令人想到纪录影片所展示的情景:焰火晚会结束后,毛泽东由周恩来陪同,从原路退席。在欢呼声中,周恩来特意将国家乒乓球队女子主力队员郑敏之引介给毛泽东。接着,另一主力队员梁丽珍亦出列与毛泽东握手,其他队员随即一拥而上。镜头中显示的至少有张燮林、梁戈亮等人。
  当年4月上旬,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队在连续两届缺阵的情况下,依然获得男团、女单等四项冠军。这在当年,确是国人引以为豪的成就,如毛泽东在谈话中所说的,“除了兵乓球一项外,中国也没有什么好吹的”。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心目中,尤为重要的是促成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创造了一个改善中美关系的契机。周恩来心领神会,无怪乎对这些乒乓国手钟爱有加,方有这等安排。当年“批林”时曾谴责林反对“乒乓外交”,反对中美改善关系,证之以本文所辨正的这两则关于林彪的史料,似亦未可轻信。
  傅斯年曾说过“史学即史料学”这样极而言之的话。这两则史料固然只是细节(有时历史就是由细节构成的),只有真实才能成为信史。读了类似《红镜头》这样的由目击者所提供而辅以作家的生花妙笔铺陈的文字,不能不提醒希望了解历史真相的读者,还是应当保持必须的警惕才好。以脸谱化的思维定势和小说家的描述手法为世人提供历史读物(而且事涉极重要的历史人物),是对历史缺乏敬畏之心。
  (作者系文史学者)


 《同舟共进》2014年第8期


页首
 用户资料 发送Email  
 
显示帖子 :  排序  
发表新帖 回复这个主题  [ 1 篇帖子 ] 

当前时区为 UTC - 5 小时[ DST ]


在线用户

正在浏览此版面的用户:没有注册用户 和 1 位游客


不能 在这个版面发表主题
不能 在这个版面回复主题
不能 在这个版面编辑帖子
不能 在这个版面删除帖子
不能 在这个版面提交附件

查找:
前往 :  
Powered by phpBB © 2000, 2002, 2005, 2007 phpBB Group
简体中文语系由 PHPBB中文翻译小组 维护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