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 军队 文革

论坛
现在的时间是 周五 3月 29, 2024 1:03 am

当前时区为 UTC - 5 小时[ DST ]




发表新帖 回复这个主题  [ 2 篇帖子 ] 
作者 内容
 文章标题 : 《昨 天》第一〇三期(增刊)
帖子发表于 : 周日 12月 31, 2017 10:43 am 
离线
Site Admin

注册: 周六 2月 28, 2009 5:46 pm
帖子: 2854
《昨 天》第一〇三期

抢救文革回忆 积累文革资料 交流相关信息 促进文革研究

2012年1月31日创刊 2017年12月30日第103期(增刊)


本期目录

〖文革日记专辑5:读书笔记专辑〗

昨日心迹

谢声显 狱中读书笔记摘抄(1972年6月~1973年12月)
唯物辩证法学习札记
《论持久战》学习提纲•摘要
为成为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而奋斗(二)
《学习与检查》——知与行结合得怎样,主观世界改造得如何?
为成为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而奋斗 (四)

附录:我的大学

何 蜀 文革中、后期读书笔记选(1973~1976)

编读往来

蒋寄梦谈首都三司驻沪联络站姜涛
王锐谈丁育民对“安亭事件”的回忆
晓星谈伏庆是回忆录
——————————————————————————————————
【昨日心迹】

狱中读书笔记摘抄
(1972年6月~1973年12月)

谢声显

整理说明:
1971年6月26日,我因被打成“恶毒攻击林副统帅的现行反革命”,在全市号称有十万人参加的“宽严”大会上,作为“从严对象”公开逮捕,游街示众后关进了四川省万县市(今重庆市万州区)看守所。捕前,我是万县市地方国营肥皂厂的司炉工,时年25岁,学历初中二年。身高1.78米,体重75公斤。
我关进去才两个多月,还未提审过一次,便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九•一三”事件,我的罪名本已不再成立。但当局认为我“认罪态度不好”(本来就无罪可认),对我不判不放,一直将我“泡”到1974年4月25日。在毛泽东主席发起的“批林批孔”运动已经开展起来之后,本市公安局才将我作无罪释放。我生命历程中本应是最美好的两年又十个月,一千零三十五天,就在那间20平方米左右的幽暗牢房里被痛苦地消磨掉了。加上被捕之前在厂里隔离审查和关在“毛泽东思想学习班”里的半年,我被剥夺了自由的时间,总共有一千二百多天。人的一生,除了少不更事的幼小和老来的病痛昏沉,又有多少个身体强壮精神饱满的一千二百天啊!
这里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份特殊的读书笔记——四十多年前我在四川省万县市看守所读书学习时做的作业。现在把它整理出来了一部分,以供研究者参考。
文革期间的监狱管理,曾被毛泽东主席公开定性为执行了“法西斯式的审查方式”。世人应能想见其严苛。我在狱中学习时做的作业,便是在这样一个严峻的环境之中完成的,违规的笔记随时可能被搜查没收。为了不给自己增添“新罪”,所以在写那些文字时,我的用词均带有鲜明的文革时代特色,也即是“革命化”的特点,还因为是在看守所那个特殊的环境里写作,纸笔均极缺乏,行文也就尽可能地简略了。(上图:保存下来的狱中读书笔记各种纸片。)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我写这些读书笔记的相关背景及如何写作的情况,特将我在长篇回忆录《黑与白的记忆》中有关狱中学习与如何做笔记的内容附录于后,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一读以作了解。


唯物辩证法学习札记

唯物辩证法是这样一种学说,它教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及其发展规律。

最重要的基本特征
一 一切都处在联系和相互作用中。
观察事物应全面。
1 任何事物、现象均与周围其它事物、现象密切联系,相互制约。
必需全面看到周围之环境,切忌孤立、片面。
2 于普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中,抓住主要的、本质的联系。
……
二 一切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中。
观察事物应深入,用发展变化的观点。
1运动乃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不可分割的属性。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都是不可想象的。
2 运动之源在物质自身之中。
3 运动乃永恒的,不能创造、消灭,只能转移。
4 运动乃绝对的,普遍的;静止乃相对的,暂时的。
5运动有各种不同的基本形式,各有其独立之特征。
6它们互相联系、转化(因果)。
7 实践中应将事物、现象看作一个不断产生、发展、消灭的过程。
……
三 量变转化为质变。
产生、发展、变化之形式。
1 什么是质?常识范围内事物各有具体的稳定性和区别,此乃事物的性质……
2 什么是量?量所表现的乃质之组成的数、程度、水平,不同的质由不同的量组成……
3 质量二者之关系。统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4 二者的规律。量变引起质变,质变产生新的量。
5 变化之前提。量变必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质变。
……
四 矛盾的斗争引导一切前进。
产生、发展、变化之内容(何物应该产生,何物应该消失)。
1 任何事物内均有矛盾之两方面,由于双方之斗争推动事物前进。观察事物必用一分为二之观点。
2 矛盾双方有新旧之别;矛盾之性质亦有别,其解决之方法必不同……
1972年6月26日

说明:在看守所里,我们在学习中是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的。学了《毛泽东选集》中的一篇《矛盾论》就有了以上这些常识。此篇只摘了当时我所记下的约三分之一文字。

《论持久战》学习提纲•摘要

说明:《毛泽东选集》中的这篇文章,体裁似提纲,一、二、三、四、五依序而列,共写了120条。我的作业是学习每一条后,写下几句心得。《论持久战》的原文就从略了,这里只录入我当时记下的一些体会。

(60)不应耽于空想,要勇于实践。做事应先有计划。人是能够思想的。正确的思想来源于实践。实践检验其正误。在正确的计划后,严格地要求知行统一,必能获得成功。应以此指导一切行动,否则必遭惨败。
如不能以正确思想指导行动,与不能思想之物何异!
(61)越剧烈复杂之斗争,越需聪明才智,越能发挥聪明才智。客观条件,主观努力,乃完成任务不可分割之两因素。
(62)应随时这样要求自己:在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之内,应尽最善的努力,以求取得最大最好的效果。坚决反对不顾客观条件乱碰,及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不努力去做的“左”“右”倾错误。
(63)最高目的与基本目的,任何时候都需牢记勿忘。反对为战而战的错误态度。
(69)不应只看局部、眼前,应看到全局、长远。有所不为而后有所为,欲取之必先与之。
(70)目的明确后,实现其目的必需具体之方法。一切方法均为目的服务。
(71)方法必产生于具体的条件。具体的计划各有具体之目的。对此应取量变质变的态度。如不懂量变质变的道理,轻小胜而贪大利,错误已极。
实事求是,放眼全局。积极主动,量变质变。
(72)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必需信守之原则,如上所述。
为完成预定之任务,制定计划、方针时,应分一般与具体。一般方针应在符合最高原则的情况下根据主客观条件而定。一般方针应是原则性的,通过具体方针来实现。因此,具体方针力求细致、灵活。例:现在,我的一般方针乃尽量多学点马列主义。具体方针乃学习之态度、方法、条件、内容之解决。
最高目的,基本目的(一般方针),具体方针(为实现基本目的之具体方法),此三者不可分,特别不应忽视具体方针,此乃船和桥。
(73)形势之形成,乃矛盾双方各据自己的条件,为达各自的目的而制定方针,具体实施而造成。因此,可以根据斗争之形势去研究双方之方法、方针、各自之条件(特点)。例:形势,甲乙双方无争吵;方针,甲常主动解决问题,乙常以甲之意见为主;特点,甲之物力、智力强,乙之物力、智力弱。
(74)对斗争双方的分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任何事物均有两面性,强中有弱,弱中有强。随之而产生的斗争方法应灵活,避锐击惰。与强者斗,知其能打败,有信心。与弱者斗,知其亦能胜,持警惕。
(77)一切事物均具有可变性,至于朝什么方向变,主观努力就具有重要意义了。
(79)主动即自由,乃命根,失却它即接近于被打败,被消灭。此重要性不容忽视。
(80)主动、被动依力量的优劣而定。应辩证地看优劣,切忌绝对化。由此知主观努力能使优劣变化,取得胜利。
(81)物皆可变,虽然盖然性大如战争,也能知其大概。故先应尽力去知,力求取得真实丰富之材料,方能订出正确之方针,指引行动,以取得胜利。必需正确地了解情况后,方能定出正确的计划。不管情况多复杂,了解它总是可能的,只不过了解的程度有深浅而已。
……
1973年5月

为成为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而奋斗(二)

以唯物辩证法来认识环境。
一 进监之原因:
“我们所犯的错误,研究其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我们离开了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主观地决定自己的工作方法”
(一) 客观条件:
1 社会潮流(反动路线)势大,面大,时长。
2 单位人事情况,人少,事小,自己派别身份突出。
3 自己也有错误,明摆着,可供人利用。
(二)主观错误:
1 对时代特征认识不清,不知其实质、危害、趋势、结局。
2 单位情况迅速变化而熟视无睹,老一套不改。
3 缺乏知识,不知路线斗争之激烈,长期;不懂政策;对具体事情不知究竟合符政策否;轻信人云,以为自己错误非常严重,反可能发展到严重的程度。
4 在当时情况下,应该和可能完成之任务不明确,因而未能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之关系。
5 缺乏正确的认识后,必不能有积极的努力。
(1)对所造成的损失未尽力补救。
(2)对群众之态度不适当。
(3)最后阶段,也还可挽救,不面对现实,束手无策。
二 现阶段结束后,具体情况不能预料(完全正确的预料),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先作大致估计乃必需。
(一)环境:甲、乙、丙。
(二)愿望:不管在任何情况下,均要努力作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尽可能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出一切力量。
(三)需要:
1 健康之身体(现着重在保护)。
2 经过唯物辩证法严格训练之头脑。必先破除头脑中之唯心论和形而上学。
三 现在的生活,乃生命长过程中之一阶段,其有始必有终。目前已接近终点。何日终了,不由我定。我也不能确知。但应承认,正确之努力能起一定作用,过细研究也能知其大概;终了之日不会因我之焦虑而提早,不会因我之安宁而延后。
(一)现在之情况:
1 否定方面:
(1)不能参加生产劳动、政治生活,为伟大祖国之建设出力。
(2)脱离家庭,不能照顾家属。
(3)接触新东西有限。
(4)物质生活比较艰苦。
(5)精神上的负担。
(6)接触一些不好的人和事。
2 对待:
(1)对前之(1)(2)(3)条树立起将来加倍补偿之决心,加倍补偿之可能,认清将来完成任务之条件,知烦躁之无用。
(2)对前之(4)条必需克服,能够克服,用足够的意志、精力去克服,克服后能健康地生活。
(3)对前之(5)条,眼光远大,此负担自解。合理安排时间,少想无聊之事,随时不忘正确思想之标准,想有用之事。
(4)对前之(6),决不能受坏人坏事的影响,不能拒不接触,而应站稳立场,区别对待,汲取教训,充分利用。
3 肯定方面:
(1)对精神、身体是一次考验。此次考验,方知自己精神、身体之弱。
(2)有充分的时间。
(3)生活有严格的规律。
4 对待:
(1)自觉地经受住这次考验,采取各种措施,决不作一个身体衰弱、精神颓废之人。
(2)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学习,好好睡觉(睡觉之条件与意义不容忽视)。
(3)训练严格自觉的纪律。
5 结论:
此阶段基本上属于否定方面。应在可能之条件下,作最善之努力,使其早日转化。
(二)现阶段之要求:
将辩证唯物主义自觉地运用于一切问题之认识与解决。
通过学习马列主义,可以说,我能够逐步地朝着成为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之崇高目标靠拢。未学习前,对过去之事的认识,无一个正确的标准,对将来的生活、现在的问题都不知应该怎么处理。而学习后,是有不少的提高了。
注意在思想改造上不能有丝毫松懈,只要一发现头脑里有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思想之萌芽,就与之坚决斗争。
四 总结:
(一)犯错误乃由于头脑中之唯心论与形而上学,其具体表现在:
1 认识不清。
2 任务不明。
3 方法不对。
(二)认清正反两面:尽力否定反面,肯定正面。
1 总结。
2 学习。
3 睡眠。
(三)以崭新的态度迎接新的任务。
1 健康的身体。
2 经唯物辩证法严格训练的头脑。
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
1973年6月于狱中

说明:我在看守所里以《为成为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而奋斗》为题,共写过4篇“学用结合”的文章,以上所摘是第二篇。

《学习与检查》
——知与行结合得怎样,主观世界改造得如何?

通过一年多马、恩、列、毛著作之学习,检查自己如下:
一 现在的情况:
(比喻不一定恰当)理论水平有一尺,而在实践中仅结合了五寸。
二 对此情况的认识:
1 离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标准相距还远,即使一丈也不应满足。
2 与未学习之前相比,总算有些进步。
三 此情况反映出知行之间差距很大。
四 表现在:
1 对所谓小事,不愿动脑筋去做,而按旧习惯办。
2 明知应该怎么做,但认为关系不大而不愿费力按正确方式办。
五 实质(原因):
懒;功夫下得不够。
六 原因之原因:
1 所知不真,特别是不知小事与大事的关系,后果。
2 未严格要求自己,习惯之唯心论、形而上学还很严重。
七 纠正方法:
1 勤。平时勤学,遇事勤想,多花力气。“平时多动脑,用时少费力”。
2 知必求真知。做到融会贯通,指导一切。
3 行必求正确。事无分巨细,均应遵循原则。
八 为成为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而奋斗。
1 发奋学习辩证唯物主义。
2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3 自己常检查,严要求,多听批评意见。
1973年9月11日中秋

为成为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而奋斗 (四)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运用。

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主观世界
毛主席说“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人人需要改造”。检查自己,特别需要用马克思主义来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提高认识能力,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当前社会的基本特征、实质,使主观世界能够正确地适应客观规律,用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出一切力量。
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才能更好地改造主观世界,但现阶段我的主要任务是改造主观世界,所以,本文虽有涉及客观世界之处,但主要研究的是主观世界的改造。
补充:
社会历史条件,非资本主义,非共产主义,而是社会主义这个过渡阶段。不能脱离现实世界的具体环境。力求用马列主义分析,总结过去,并指导将来。
由于自己的具体地位,决定了本文的出发点。但决不应单纯独善,而为了兼济。虽着重在主观世界的改造,应看到客观世界的发展,以示不断地适应,推动。 
只有现在努力改造,将来才能跟上。原序言只单纯说明内容,应力求说明产生此内容的原因。

一.正确思想
十大的胜利召开,批林整风的深入发展,党的各项无产阶级政策的全面落实,是当前形势大好的主要标准,是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在这一派大好形势下,正确处理我的问题的各项条件已逐步具备。可以预断,获得处理的时间已为时不远了。
会受到何种具体的处理,我现在不能主观臆断,根据党的一贯政策,可以肯定地说,长期监禁、不劳而食的寄生生活即将结束了。
不管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理,不论将去到什么地方,投身于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劳动中将功补过的任务,已摆在我的面前。在这二年中,学得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我头脑中的作用,对于我的错误所造成的损失的深刻认识,以及在将来的工作中,积极努力,将功补过的决心,就是我完成以上任务的根本保证。
由社会发展的阻力而变成助力,由一个满脑袋资产阶级思想的个人主义者变为一个具有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劳动者,这样一条光明大道已摆在我的面前。
这并不是说,在这条光明大道上就没有问题了,没有问题的想法是不合符客观实际的天真想法。
这不是说旧问题刚刚解决,新问题不会很快出现,新问题不会很快出现的想法是一种懒惰的、麻痹的糊涂想法,唯物辩证法坚决排除以上两种错误想法。因为如用其指导实践,后果必不堪设想。
旧过程完结了,新过程发生了。在新的生活中,必然有新的矛盾出现,有待我去克服。就在我自己身上,主观世界里,即使在新的环境里也依然存在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矛盾,总之一句话,就是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的矛盾,需要努力去克服。这两种激烈斗争的思想,必然会通过不同的形式,在各种具体问题上表现出来,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和态度。因此,对问题的处理必然产生不同的结果。为了迅速地克服错误思想,发展正确思想,用正确思想指导行动,在实践中多得成功,少遇失败,首先必需分清什么是正确思想,什么是错误思想。
正确这个概念,在不同时期,不同的人看来有不同的内容。
列宁说,“对人的实践,生命的保存,重点保存有用的知识……就是正确的。”在现阶段,凡是对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有利的,就是正确的。凡是损害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就是有害的,错误的。以此为标准,应该承认,在涉及具体问题时,正确的认识和错误的认识有时容易混淆在一起,不易一下子分清,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客观事物之本质尚未充分显露或主观上认识能力不够。在过去的经验中,就出现过多次不分良莠、混淆是非的错误,造成了不少恶果。出现这种情况,以主观上认识能力不够高为主,纠正时,应遵循主席的教导“我们的眼力不够,应借助于望远镜、显微镜,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努力学习马列著作和毛泽东思想,用唯物辩证法严格训练头脑,提高认识能力,严格分清正确和错误的界限,兼听则明,多听他人的意见。知错就改,改得迅速,有错必纠,纠得彻底,这样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
懂得这个道理是一回事,运用它来解决具体问题又是一回事。毛主席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必需承认理论和实践之间客观存在的距离,检查起来,在我身上除了客观条件所决定的,不能绝对清除的差距外,主观上还有严重错误,其表现有二:其一,虽有正确的认识,但由于旧习惯旧意识的影响,不愿照正确的方法办。其二,虽有正确的认识后,好像不可能办到,产生以上错误虽然有其外因内因,但应以其内因没有真知为主。
因此,不管在任何时候均必需牢记,“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我需要正确的认识,不光是为了解释事物,也不是为了明哲保身,而是为了改造客观世界,指导行动解决问题。所以,就必须如恩格斯所教导的“把我们的行动限制在正确地形成和正确地运用的知觉所限定的界限之内。”切实做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现在,处理我的时刻虽未到来,但从形势的发展来看,确已为时不远。我受到处理后,会碰到的具体问题不能完全预料,但对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先作充分的考虑,是完全必要的。虽然现在所想的不完全合符实际,并将为以后出现的实际问题所纠正,有准备总比无准备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意思。
现在,提出下列具体问题,力求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研究,得出一些初步正确的结论。
补充:
正确的认识,主要来源于正确的立场。改造思想乃为坚定无产阶级立场。

二.正确思想的来源
基本原则已初步确定,其包含之丰富有待在将来的实际情况中结合当时的需要,去逐步地具体解决,也才能够正确地解决。因为,只有在实践活动中,遇到了这些客观存在、必须解决的问题,为着解决它们而产生的计划才是有用的。否则,就是不着边际毫无用处的空想。并且,也只有根据当时存在的具体条件,才可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体的方法来。这也就是正确的思想计划,必需因实际需要,才应产生。只有由实际中才能产生的道理。
未来的道路是漫长的,面临的问题也是纷繁多变的。具体的方针和办法,也应随着情况的需要变化而变化。“部分的改变……这事是常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有的”。那种一经决定就不能更改的态度,是形而上学,那种因为不断改变便不愿作计划的态度,是相对主义,这二者都必须坚决反对。
“许多时候,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在实践中得到的预想的结果。”古今中外人们的实践经验,充分地证实了主席这一论断的真理性,世界上绝无任何天才能逃出这一规律。因此,我更应该不光要有善于改正的态度和方法,而且要有勇于改正的准备和勇气。
只有投身于改造客观世界的运动之中,认真的理解和运用否定之否定的辨证规律,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具体的条款,较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补充;突出实际与认识

三.目的明确
列宁说“人类的最高任务,就是经济进化(社会存在的进化)这个客观逻辑的一切主要之点,以便使自己的意识……尽可能清楚地、明确地批判地与它相适应。”
十大通过的新党章,告诉我们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就是我生活的最终目的,一切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我愿为它的实现而奋斗终身。
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情况,党又制定了各种具体的奋斗目标。党章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纲领,是彻底推翻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用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用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
基本纲领的制定就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最终目的,基本纲领与最终目的是一致的,是完成最终目的的必不可少的具体步骤。
我虽不是一个共产党员,但应这样要求自己。将以上目的牢记于自己头脑中,并以此作为我今后一切实践活动的基本出发点。作计划、办事、想问题均不可违背这个原则。即,今后决定一件事该不该做,必须以上列标准来衡量,合即行,不合即止。并且,在合符以上标准的情况下,还要认真分析条件,认清在现有的条件下,经过最善的努力,能达到什么结果,然后再制定正确的具体计划,坚决反对不切实际的空想,多动脑筋,力求细致灵活。
目的是崇高而壮丽的,任务是伟大而艰巨的。应充分估计到前进的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困境。坚信这些困难不但是应当克服的,也是完全可以克服的。为了完成以上任务,我必须投身到三大革命运动中去,严格遵循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在具体实行时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客观条件许可的最善的努力。在目的明确,情况清楚,该不该做的问题已经解决了,该怎样做才好的问题,便尖锐地提了出来。这时应充分领会“不可被陈规旧套束缚住自己的手脚”的教导,用不同质的方法去解决不同质的矛盾,决定了正确的方针计划后,其基本保证便须要有充足的力量。因此,就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不但要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而且要善于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还要善于团结那些反对过自己并且被实践证明犯了错误的人。并且,还应该团结直到现在还在一些问题上反对自己,而在这个问题上和自己意见一致的人。团结是个手段,是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去完成所任工作,因此,必须注意方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也就是说,要告诉群众团结的意义。为了团结广大群众,还应注意:
1.对内不能使用暴力。
2.自己错了善于改正。
3.别人错了时,要善于等待说服。
4.自己的一切言行,要符合群众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壮大自己的力量。
此外,还应将一切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因为任何消极因素都有积极因素,必需用两分法进行分析,化阻力为助力,养大自己的力量,为完成伟大而艰巨的任务而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并在其过程中更好地改造主观世界。

四.群众观点
(原文略)
补充意见:
1.社会的人,不可能不接触,多接触好处大,不接触不可能。桃花源有先秦遗民,幻想岛有星期五。
2.决不可能尽接触好人,或尽接触坏人,虽有主观愿望,别人不会在头上插标签,更何况世上无完人。
3.分析具体,看主流,重在如何鉴别。广泛、真实、及早,通过现象看本质,及时识别十分必要,完全可能。
4.决定能学什么,用什么,防什么,斗什么。
5.所以,无绝对的亲疏。切记,要求平易近人。
6.我改造他,或他改造我的问题。
原文的结论是:孰亲孰疏,坚持迅速;现在的结论是,广交处同。这才是一分为二的观点的具体运用,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自己对此问题之认识的三个阶段:都好。有的好,有的恶。好中有不好,恶中有好。提出了一个耐我深省的问题,第一个阶段根本没分析、认识,第二个阶段是形而上学,没有全面的看问题。都有正反两面。万物可变,人也可变,可努力使其变化。没有真正地认识对象,怎会有正确的态度呢?可见自己学了这样久,在这个具体问题上,忘了运用辨证方法,这正是所学不精、所用不灵的表现啊!第三阶段提出了用辨证方法认识对象,也就自然得出了正确的态度。目的明确,情况清楚,方法灵活。光有明确的目的,情况不明,方法不会正确,更别说灵活了!

五 人生观
(原文略)
补充意见:
1.此乃人生观,目的应明确,为了更好、更久地为人民服务,需要活得健康长久。
2.围绕此目的检查旧习惯,究竟有利、有害,为标准,定好坏,决兴废(常在不知不觉中明知有害,但被另一种倾向掩盖,如酗酒,通宵打牌,有时缺乏科学,也有所知不实。如保护眼,不知眼坏后之严重。还有因坏习俗之影响坏习惯,产生的根源大致如上。)
3.注意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如清洁,只管个人不管集体,个人也不洁。
4.生活知识应丰富,尽力学习。如“十万个为什么”民间流传之禁忌。如葱和蜂蜜。
5.营养问题上,应反对不求实,只看价,不结合己之所需,只求好。
6.培养新习惯,注意科学知识,求实;用辩证法,正确处理长远,目前一切应合符目的。
7.一切新习惯,必需结合具体环境之条件的许可,尽力去作。但应看到环境可变,条件可创,尽力使其朝好的方面发展。
8.决定新习惯应依据(1)丰富的实证科学知识,不尚虚,应求实追好,取所需。(2)辨证方法。目前与长远相结合,以长远为重。(3)在现有条件下尽力而为,所行应结合实际。(4)条件可变,为达目的,尽力创造。

六 学习
科学知识,对于主客观世界的改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人们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直接间接地取得知识。从我的知识来源看,住学校的时间不长,生活中感性的知识虽有一点,但由于不会用科学方法去总结,所以很少上升到理性阶段,更少自觉地运用。书本知识我更欠缺,虽然在自学上也曾花过一些工夫,但因目的、方法不对头,所得也有限。所以说,我的知识水平是相当贫乏的。近年来虽然学了一点马列主义、毛泽东著作,由于学得不够不好,因此在实践活动中常感知识之不足。
现在来看,原先以为了不得的知识实在可怜之极,并且就连那点可怜的知识也是有用的少,无用的多。有的还非但无用,反而有害。 
今后,由于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之艰巨任务,需要更多的科学知识。因此,对原有的知识,应取有用的继续使用,无用的也充分利用,有害的则坚决扬弃。
“重要的问题在于学习。”必需继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力求学多一些、学深一些,还应该学点自然科学知识。
“要接受新事物,研究新问题”,学习时应目的明确,拿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有的放矢,学那些能指导革命实践的东西。因为无限的知识和我们个人有限的精力差距太大,感兴趣的东西太多,可能学会的东西太少。对所学的东西必需有所选择。古人有所不为才有所为就是这个道理。
比如我面临着想学音乐又想学书法,而客观条件又只能二者择一。我认为,学书法虽含有消遣的成份在内,但主要是为了实践运用,而其在将来的实践中能运用。而音乐则主要是为了消遣,虽有时也能为实践服务,但就我的具体情况来说,作用太小,有此分析后,我决定学书法而弃音乐。
树立起“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的信心,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的认识都是相对的。必须随时牢记“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地学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还要善于学习,用诚实和谦虚的态度,不但从书本上学,主要地还要通过阶级斗争、工作实践和接近工农群众,才能真正学到。学习的形式和可学的条件太多了,只要肯学,连平时看场戏、唱支歌、谈席话都大有可学的。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习马列主义、科学知识,以其指导一切实践活动。 
补充:
1.目的明确,学为用;将来、现在所需。
2.学之内容,根据自己所缺所需而定。
3.学之态度,不自满,诚实谦虚刻苦。
4.学之方法,读、写、议、思,实践活动中一切形式均可有所学。
5.任何环境、时间,必认清形势特点、实质,才不致被时代抛弃。因此,坚持看报及有关资料必不可少。

七 抓主要矛盾
许多问题都尖锐的摆在我的面前,怎样才能迅速而有效地解决它们,其主要原因还有赖于相互关系的认识,及正确地使用精力。主席说:“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面对着许多矛盾,必需破除头脑中的平衡论,树立起只有、必有一个主要矛盾的观点,经过比较细致的研究,找出主要的问题,用主要的力量去解决……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它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在使用力量时,反对将主次倒置、错用力量。不应该眉毛胡子一把抓,平分精力,善于使用主要的力量,先解决、着重解决主要的问题……
但决不能将次要的问题置之不理,应该清醒地看到它们的反作用……因此,对次要问题也应在照顾全面的情况下,适当地安排力量,有计划地予以解决。
矛盾的主次地位,不是永远不变的。依不同的条件、矛盾的地位发生不同的变化,或出现新的主要的问题……

八 经济问题
(原文略)
主要内容:
计划开支,开源节流。

九 是非问题
(原文略)
补充:
1.对是非问题的态度,解决的方式。
2.人对同一的事物往往有不同的态度。
3.认识、思想、行动、计划、指挥之五统一,才能集中力量。
4.客观地承认,人与我均无绝对的是非。
5.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统一于事,不统一于人。人之所行,有是有非,坚持其是、修正其非。
6.反对个人英雄主义,奴隶主义。
7.统一的方法,非以势压人,应以理服人。以势压人压不住,恰巧反映出无理,粗暴乃无能。
8.只有充分运用说理,方能以理去统一非。知道别人之理,认识自己之非,综合很多片面方成全面,一时不能分清是非时,要耐心,需耐心,等时间来证实。
9.有此态度,方能解决争吵与攻击,才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10.注意在说理时候,虚心听取,用一种商量之态度,忌用指教别人之态度,结论时慎重,不轻易肯定、否定。

十 坏事变好事
(原文略)
补充:
1.正确对待错误
2.要求少犯错误(不能做到不犯),不犯大错误(经过努力后能做到)
3.一犯则改,善于及时发现好坏,不能事隔许久才知好坏,以便及时刹车或发挥,及时弥补挽救。
4.好中有坏,坏中有好,好能变坏,坏能变好。
5.参考第67页,(坏事能变成好事)。

十一 检验标准
(原文略)
主要内容:
经过广泛、反复的实践检验。

十二 为作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而奋斗终身
(原文略)
主要内容:
1.改造主观世界乃艰巨任务,准备付相当代价。
2.归结到根本,加强学习。
3.不能停止,联系实际,善于总结。
4.要求:知行统一。
73•12•5――11 于万市看守所

(右图:作者1974年出狱后留影。)
说明:此时,我已推断出在看守所的时间不多了,就提前对出狱后可能面对的一切作了分析与预测。但这一篇太长,约一万余字,在这里只选摘了部分。


附录
我的大学

看守所,词典上的解释是:临时关押未决犯的场所。但在文革时期,这个“临时”就临得长了——当时流行一句话:“拘押无限期。”我们仓(当地对牢房的俗称)里就有一位,他一直被拘押了八年才判刑。
我在看守所的那几年,虽然随时都有人进来,每月都有人被判刑,然后送往劳改单位服刑。但由于乱抓的不少,就有许多实在无法判刑而又不想释放的人滞留在里面,再加上一百多个据说要等“运动后期”才处理的“文革犯”,看守所关押的人,一直就维持在两百人左右。
我们被关在万县市看守所狭窄的黑牢里,除了时间,什么都没有了。我们讲故事,做针线活儿……千方百计地消磨着时光。但我没有绝望,从少年时代起,因为有一个“资本家”的“家庭出身”问题,沦为政治贱民,我就习惯了所谓“不公正待遇”。在短短的人生道路上,苦难一直是我的朋友。
大概是在我以“恶毒攻击林副主席的现行反革命罪”进监半年之后,1972年初的春节刚过不久,牢房里冷得似冰窖一样。我们都穿着棉衣裤,将双手笼在袖筒里,靠在自己的“土沙发”(铺盖卷)上。高洁等少数棉衣单薄的人,还冷得将被子披在肩上。饥腹蛮横无理,它会迫使你每时每刻都去想念食物。百无聊赖的囚徒们又在兴味盎然地谈论红烧肉、喜沙肉的不同作法和味道来消磨时间。真是越缺什么就越想什么!每当说起这些可想而不可得的美食,大家都是腹内咕咕,口水不停地往肚里吞。
这时,老校长、曾为中共夺权出生入死奋斗的老地下党员陈化文说了一番话:你们都还年轻,将来不管去到什么地方,人生的路都还长得很。成天尽说些吃不到的东西,除了折磨自己之外,有啥意思?不如利用这些时间,学点文化知识,使你们以后的日子能过得明白一些。他还苦口婆心地说了些“不学者,自然无术”,“迟学总比不学强”等等。
因“三老会”一案进监的老校长所言肯定有道理。其实谁都知道,这种“打口水牙祭”混日子的方式不但会让时光变得更沉重,也是在消耗着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时间。无奈啊!
仓里的大多数人都表示愿意学习。但学什么呢?当时,看守所内除了被称为“雄文四卷”的《毛泽东选集》和被称为“红宝书”的《毛主席语录》外,只有一份《万县日报》。
陈校长拿起了枕边的《毛泽东选集》合订本:“我们就学这雄文四卷。”
关在牢里了还要学这一套!说实话,身为囚徒的人们多少对此有点不以为然。
老校长就教训我们,说全国都在学“毛选”,有些人甚至都能背诵里面的文章。但在外面是为什么学,是怎么学的啊?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我们现在应该从这部书里去学习领袖观察事物的方法,解决矛盾的策略……
我虽然在初二年级时就被学校开除了,但我一直在尽可能地坚持自学。我已经认识到,人生只有一件东西是别人拿不走的,那就是自己学到的知识。金钱可能散尽,财富可能易主,只有知识,那扎根于心灵和生命的知识才属于自己,并会使自己受用一生。我和几个人接受了陈化文的观点,但也有的人只是为了消磨时间,才勉强点头。大家都同意从明天起,在陈化文的主持下开始学习,还议定了每天上午集体学习两个小时,下午自习。
陈化文虽然很早便参加中共,从事地下活动,但不管是中共执政前或执政后,都一直在学校里工作。他是一个称职的老师,在教我们的时候,他自己也在学习。我发现,陈化文能在教育中感受到乐趣。
他给我们讲,人的知识大部分来源于自我教育。他教我们“读、写、议、思”的基本方法。
起初,陈化文选了《毛泽东选集》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指导我们学习。因为大家都没有哲学基础知识,他只得从哲学的ABC讲起,所以就学得很慢。在这个过程中,因了枯燥且吃力,有人放弃了学习,恢复了以前的生活方式。只剩下我和李定铮、高洁等少数人还每天上午跟着陈化文“读”和“议”。
在我过去二十多年浑浑噩噩的生活中,许多事就像一张窗户纸,在没有捅破之前,两眼茫然而觉得高深莫测。学了点哲学常识之后,人生道路上的许多结,就一个又一个自行解开了。在陈化文的指导下,我突然感觉到,自己手中好像有了望远镜和显微镜。我尝试着从新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案情和当前的处境。我发现,这些同样的问题,现在用了唯物辩证法去观察,就比以前看得清楚,看得长远。有了这种感觉,我欣欣然而大乐。我认识到了哲学的意义,为了使自己在未来的生活中变得聪明一点,学习也更加自觉了。难怪毛泽东在延安时讲过,全党只要有几十个掌握了唯物辩证法的人,就能夺取全国的胜利。
下午,就坐在各自的土沙发上“思”,偶尔也互相“议”几句。学了一段时间,我就有了将心得体会记下来的要求。但在看守所里,“写”是根本无法进行的。牢房内严禁私藏纸笔。就连被命令写交待或检举的人,都会被行政管理员叫出去完成。天井里有两张小学教室里弄来的单人连凳旧课桌,坐好之后,再发给一支蘸水笔和半瓶墨水,数几张纸给你。当天没写完,纸笔和墨水都必需放在课桌里,不准带进仓去。当人犯在武装管理员的眼皮之下将材料写好后,连写废了的纸都要上交,半张都不能少。作笔记的事,几乎是妄想。
打了点哲学基础之后,我们就开始学习老校长在“毛选”中精心选择的《论持久战》、《学习和时局》、《论联合政府》等讲究策略和方法的文章。在强调斗争哲学,政治运动不断的年代里,老校长选择这些文章来让我们学习,也是“学以致用”。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更有了记和写的强烈需求。为了有效地自学下去,我必需解决学习道路上的这个难题,在16仓现有的条件下造出笔来。至于纸张,我们人人出恭时都必需使用草纸,而草纸是可以送进来的。就在草纸上作笔记吧。
许多棘手的事情往往都是用简单方法解决的。
我将牙膏头子上那一块厚铅撕下来,捶成长条形,用线将铅条缠绑在一根半截筷子上,将其磨尖,就有一支铅笔了。但在使用时还是出了问题,我这土造铅笔划出的笔迹很淡,在当时那粗糙的黄褐色草纸上几乎无法辨认。牢房内虽然造不出更好的纸来,但我可以找代用品啊。我就在书页的空白处用最简洁“最革命”的文字记录自己才看得懂的心得,还央求狱友们将去医务室看病后那巴掌大一块包药用的白纸片捐赠给我。就因为牢里的纸张太稀罕,我还发明了一些只供自己辨认的简体字和词,如谢字,因了笔划多,我就只写两边的言和寸,而省略了中间的“身”;如唯物辩证法,我只写成“唯辩”等等。因为纸张的短缺,使我将记录当作十分奢侈的事儿,也令我养成了珍惜纸张的习惯,以至于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从不浪费一张纸。
在林副统帅出事之后,红太阳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号召,要求大家读点马列原著,并钦点了《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国家与革命》、《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六本书。狱友王瑞芳曾让妻子给他买了这六本书送进来。但王兄只在看守所关了不到半年,还未被关到平心静气认真读书的程度。他在被押送到劳改场之前,慷慨地将那六本崭新的书转送给我。只能学“毛选”的我得到这些新书真是如获至宝,在那幽暗的囚室里天天都手不释卷爱护有加。那六本马列主义原著陪伴我度过了两年的铁窗生涯。当我出监之时,六本书的封面和封底已被我的手指磨破。古人是读书破万卷,我虽然只能说“读书破六卷”,但光阴真没有虚度。
学得多了一些,想写的念头就更强了,但笔和纸的瓶颈却一直制约着我。真是样板戏里说的:“想啥来啥,想吃奶来了妈妈。”不久,狱友徐世辉在外出劳动时,捡到了小指头那么长一截扁铅笔。他“宝剑赠与烈士”,我就拥有了一支真正的铅笔。但这种木工铅笔只是用来画线而不是用来写字,所以它的铅芯是扁平的,若用它写字,笔迹就特别粗大。可它毕竟是真正的铅笔,字迹较牙膏皮写出来清楚得多。因了字迹清楚,草纸也派上了用场。我就将草纸裁成长方形,记下学习的心得体会。
用了一年多木工铅笔后,我的笔终于升级换代了。在李定铮被释放之前,我俩仔细地研究过,怎么样才能送进一支笔来。他获得自由的第二个月,我终于盼到了15号。在那一天,我如约收到了一管口子上铅封完整,商标上用针尖轻划出记号的牙膏。把牙膏尾部小心地拆开,就取出了一支用塑料纸卷得严严实实的红色圆珠笔芯。我用草纸缠裹上细细的笔芯,再用线将其捆紧,就在看守所里拥有了第三支笔。虽然笔杆不漂亮,写字的功能却与真正的圆珠笔一样。
本来很爱学习的高洁,经常因为挂念农村的妻儿,思想压力太大而无法静下心来。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便经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自从李定铮走后,还能坚持下来,并经常与老校长“议”的,就只有我这一个学生了。
与世隔绝的时间长了,外面的人和事都会在脑海里逐渐淡化。最主要的是我学会了哲学思维,对许多想也是白想的事儿,就逐渐能控制住不去胡思乱想了。我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急不怨,心平气和,对铁窗里的日子也能悠然面对了。我发觉,忍耐也是对命运的征服。我还体会到,这不判也不放,三顿饭送上手的看守所,也真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因为学习,黑牢里的时光也变得有意义了。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除了一些读书笔记之外,我还写了以《为成为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而奋斗》为题的4篇学习心得,对自己进行了解剖。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作了分析与总结。我在38年之后写这些文字时,重读那些写在草纸上的心得,依然觉得当年的思考是冷静而客观的。
我已从学习中获得了消解精神压力的本领,知道在当前的环境里应想些什么而不该想些什么。从那时起,我基本上做到了绝不参与狱友们对食物和女人的谈论。我清楚地知道这种口头快活不单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事后更会加重心理和生理上的负担。所以在那狭窄的空间里,当有人谈起“食”与“色”这两项人之本性时,我也能做到充耳不闻。说实话,由于长期饥饿造成的虚弱,年青的我们在生理上已基本没有对异性的要求了,但避不开的饥饿感却成天如针刺般地提醒着肠胃。我虽然不能完全靠毅力和智慧将这种痛苦消除,却无师自通地找到了方法来对付这种生理反应,以另一个“我”观照出:啊,这大个子年青人谢声显腹中无食,被饿得肚子里咕咕直叫了!是谢声显正处于饥饿之中,不关“我”的事儿。多年之后,我才开始猜测,这个“我”就是佛学中所说的阿赖耶识?
我的睡眠也挺正常。晚上,每当走廊上响起“睡觉”的命令时,我躺在梆硬的仓板上伸展着四肢,经常对狱友们念一句:在以后的几个小时里,我与美国的亿万富翁和欧洲的皇室成员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只要睡熟之后,都感觉不到舒适的卧室与牢房内的仓板有啥不同;他们可能作噩梦,我却可能作美梦。
旁边的老校长听多了我类似的话之后,有一天非常严肃地说,我是教你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并且还认为你是学得很好的;但现在,你却滑到唯心主义的泥潭里去了!我回答,因为辩证法,就有了殊途同归。老校长想了许久,最后真诚地对我说,从明天起,你就独自学习吧,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你的了。
从那以后,我便开始了独自学习和思考。
我的学习受到了同仓狱友们的理解和支持。1974年春,陈剑在外出劳动时,冒着极大的风险,居然顺手牵了一支蘸水笔和半瓶墨水进来送给我。当我接过这珍贵的礼物时,真是感动异常。高洁说陈剑,如果管理员知道是你偷了这两样,起码铐你一星期苏秦背剑。
当我的笔升级成蘸水笔之后,我又幸运地得到了一个笔记本。
1974年春,18仓创作了一首“红囚歌”,写在草纸上交给各仓传唱。事发后,有两人受到惩罚。黄嘉馨被上了脚镣手铐调到8仓,陈开源被反铐双手调到我们16仓。
开源见我天天在认真学习,就送给我一本红色的硬壳笔记本。那本子的扉页上还写着:陈开源同志参军纪念。下面盖有“毛泽东思想无产阶级革命派万县地区畜产公司猪鬃厂”的大红印章,时间是1968年3月12日。开源是因为涉及在武斗中的一起杀俘案,于1970年从驻防河南的部队直接押回来关进看守所的。奇怪的是,他这么大一个笔记本竟没有同皮带钥匙一起收缴。他将这珍贵的礼物送给了我,解除反铐后还用我的蘸水笔在扉页上写下了“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赠难友声显。礼物虽小,情长谊重。愚友开元”的字样。
自从有了笔记本,我就兴致勃勃地将以前用牙膏皮和木工铅笔写在巴掌大的包药纸和草纸上的读书笔记,用蘸水笔仔仔细细地整理抄录在洁白的纸页上。
我在狱中学习时做的作业,因为是在一个以言治罪的时期,又预防着笔记随时可能被搜查没收,为了不给自己增添“新罪”,所以在写那些文字时,我的用词均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即是“革命化”的特点,还因为是在看守所那个特殊的环境里写作,纸笔均极缺乏,行文也就只能尽可能地简洁了。
到我终于被释放时,我将笔留下了,却将读书笔记全都带回了家。用牙膏皮、木工铅笔和红色圆珠笔芯写在包药的小纸片和草纸上的读书笔记,还有那六本我花了两年时间反复读过无数遍的马列著作,都还静静地躺在我的书柜里。当我偶尔翻动它们时,心里常常升起一丝欣慰。
文革期间的监狱管理,曾在后来被毛泽东定性为法西斯式的审查方式。在看守所那种“法西斯式的监管方式”下,我也未曾虚度宝贵的时间,认真地学习了一些知识。
因幸运地与老校长陈化文同仓,他将监狱变成了我的大学。这两年多的苦读,胜过了我二十多年的闯荡。

——节选自作者《黑与白的记忆——从文学青年到“文革犯”》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七章,文字略有修订




——————————————————————————————————
【昨日心迹】

文革中、后期读书笔记选
(1973~1976)

何 蜀

录入说明:这部分读书笔记写于文革中、后期在重庆近郊的一家市属中型钢厂当工人期间,年龄为25岁至28岁。我进厂后先是当普工(无技术的普通工,或称辅助工,做整理料场、协助轧钢车间转运钢锭及厂内部分基建之类杂活),然后在四车间(熔炼车间)做有色金属(铜、铝、铅)熔炼的“高温、有毒、重体力”工作——工种粮每月定量46斤半(市斤,即23.25公斤),算是工种粮中相当高的,当时一般机关干部等“脑力劳动者”每月定量粮只有26市斤(13公斤)。从体制身份来说,我已经算是“工人阶级”而且是其中最高等级的“产业工人”,但实际上我只能算工人中的“另类”,始终想着多读书、多学习知识并进行文艺创作,并不甘心当一颗“螺丝钉”。同时,因“家庭出身不好”,尽管厂宣传科经常抽调我出来给厂里办专栏出墙报,但那位水运工人出身的党委书记却嘱咐宣传科对我只能“控制使用”。
这段时间里所读的书,除了到处借阅外,多了一个渠道,即厂里的图书室。厂图书室不大,只有一个房间里几个书架的书,基本上没有文革以前的藏书,都是七十年代之后陆续配置的。所谓“配”即分配,当时那种计划体制下,许多图书也是按计划、等级分配的,特别是“内部发行”书,只有一定级别的单位或中、高级干部才能分到。我所在的厂属于“县团级”单位,一般“内部发行”书都会分配一点。图书室管理员小王,是丈夫在城里工作的年轻女士。她见我喜欢读书又很爱惜书,便总是把新书优先借给我看。为了能先睹为快,我还经常去帮她提书。当时厂图书室是从区新华书店进书,但厂里不会为此派车,小王只能自己坐公交车,书若多了提起就吃力或提不走。我去帮忙,提回来的书就更有了借阅的优先权。这部分笔记后边提到的一些“内部发行”书和美国小说《战争风云》,都是在厂图书室借阅的。此外还有当时一些“内部发行”的外国历史、哲学及名人传记之类书籍和上海“内部发行”的《摘译》(分“外国文艺”和“外国哲学社会科学”两种),只要从新华书店提回厂里,我都是先睹为快,但对这类书有的只作了些内容片断的摘录,没有写读后感。
笔记中写到的一些书中人物姓名,因字迹潦草,又无原书可查对,可能录入时会辨认有误,敬请指正。原笔记中写作日期在各篇的后面,录入时提到了前面。有的同一天里写了读两本以上书的笔记,但这些书并不是在这一天里读的,而是在此前读了,到这一天才集中写的笔记。另外还有些书读后没有写读后感,只是用另外的本子作了些摘录,如风景描写、人物肖像描写、精彩的议论或比喻、话剧与电影剧本的片断等等。

1973年3月17日
(苏)薇拉•潘诺娃《克鲁日里哈》(中篇小说)

说明:这也是外婆从纸盒厂给我换回来的旧书之一。此书或许在文学史上很难被提到,但我在那个无书可读的年代读起来却十分有味。

歌颂工人阶级战斗生活的诗意画卷。
作者对各种人物的心理体验得十分细腻真切,对生活的复杂性没有作简单化的描写。对人民内部矛盾反映得比较成功。
在由作者的叙述转到人物内心活动的时候,比柯切托夫差一些。显得突然些、简陋些。结构比较松散。

(法)巴尔扎克《朱安党》、《农民》(长篇小说)

《朱安党》不像他写的,近似于雨果的风格。浪漫气息很浓,情节离奇,现实性差。
《农民》结构松散,头绪纷乱,人物有些行为缺乏真实感。
巴尔扎克对社会的观察是尖锐、深刻的。他描写手法差,特别是在单纯描写风景或人物肖像时,往往缺乏整体感,由局部到局部,零乱而不概括,使人不易读下去,游离于故事之外。
许多地方都感到粗糙,语言缺乏音乐美,有些地方像饶舌之徒的油滑腔调。

1973年3月27日
(苏)巴巴耶夫斯基《人世间》(长篇小说)

说明:此书与后面提到的《你到底要什么》、《多雪的冬天》,都是文革时期最早出版的苏联小说(由上海新闻出版系统五七干校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内部发行),当时这种“内部发行”书是由各地新华书店发行所按级别、计划分配给一些大、中型单位和一定级别的干部,老百姓私人是买不到的。读书人一旦找到一本就会争相传阅。
这本书是一位朋友不知从哪个单位里借出来读后转借给我的。我读此书时,就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把此书的出版和内容提要写信告诉在偏远的山村中学任教的一位好友,并把扉页上的卷首语(著名俄罗斯诗人尼•阿•涅克拉索夫的几句诗):“我们不懂,我们又怎么能懂:人世间决不限于我们这些人,也有人热泪涔涔,却不是由于个人不幸。”我也抄给了他。他读到后,就这么几句简单的文字也使他激动得“热泪涔涔”。这可能是未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很难理解的。

大胆,有见解,揭示了一些深刻的思想。
语言较柯切托夫稍欠简洁、准确,社会面不如柯切托夫广,选材也不如他灵活和运用自如。
维拉是败笔,只能有损于州委书记形象。
人物不如柯切托夫的丰满。

1973年4月10日~4月24日
(苏)柯切托夫《叶尔绍夫兄弟》(长篇小说)

说明:此书在文革前已经读过,这次重读,是因该书当时被视为“反修”的作品,而且是以钢厂为主要背景,钢铁工人为主要人物,而自己已经在钢厂工作与生活一年多,一心想要像柯切托夫那样写出反映当代现实生活和以工人为主要人物的作品,便认真重读了此书,并分别写了全书各章节内容提要及读部分章节时的感想。这是当年读书笔记中最长的两篇。现将两篇合并整理在一起,章节内容提要以斜体字表示。有的章节无读后感,是当时没有写,有的(如最后一节)读后感并非对该节而是对全书的一些感想。

第一部
1
古良也夫同维塔里相逢,喝酒醉了,对往事的回忆。
开头就干脆利落,让人一下子就进入书中生活情景。
对过去的回忆安排得很巧妙,不露痕迹。
矛盾初步摆出来了,使读者对古良也夫的命运开始关心。
2
伊斯克拉下班,碰到季米特里,回家后去找维塔里。
对伊斯克拉的简述生动而感人。通过她对季米特里的看法,对古良也夫的看法,更增添了性格的侧面,使人物形象更丰满起来。
3
季米特里回到家中,同廖丽亚的谈话,安德烈回家。
应学到作者这种随时有机地插入倒叙的手法。
对季米特里的伤疤应提到。这里没有提到是个不足之处。也许是作者疏忽了。
关于批评家嘲笑在被窝里谈生产两段话,挺有趣。
4
三兄弟讨论斯捷潘回来的事。
5
市委书记接见阿尔连采夫、克鲁季里契等。回家,鲟鱼汤。
市委书记,人情味。为什么没坐小车?关于鲟鱼汤的回忆有点不自然,似乎是为了点缀一点人情味儿进来。
6
安德烈认识了卡芭,划船。回家后同季米特里谈到结婚问题。
安德烈24岁。我们的青年在这种年龄有些什么想法呢?
关于结婚问题,季米特里的思想是不好理解的。同廖丽亚究竟算什么关系呢?
7
厂长同普拉东谈关于克鲁季里契、沃罗别内的事,厂长的简述。同编辑布绥林的电话。
厂长是个使人产生好感的人物,叙述得很有趣。
8
阿尔连采夫设宴,约会卓娅,看戏,同古良也夫去喝酒。
从第5节到这一节,只有不多的篇幅,阿尔连采夫的性格就慢慢突现出来了。当然还不是很鲜明。手法是简洁的。在这同时也刻画了卓娅、古良也夫等人的性格。
9
伊斯克拉与季米特里同路。
人物心理描写十分自然,切合生活真实。比如从叶菲穆士金醉酒,伊斯克拉联想到维塔里醉酒,信手写来,似乎不费力,下边接着又同季米特里谈起喝酒的问题。
10
维塔里作画,拜访季米特里,到他家作客。
对同一件事,即使是好事,写不不同人物的不同感受——不在一个地方,而在先后不同的情节里,这样对不同性格的刻画很好。
11
安德烈受伤,卡芭给他医护。卡芭同父母谈话。普拉东发脾气。安德烈想新生活远景。
有些地方过于简洁,一般读者不会注意到其中的含义,常读电影剧本或话剧剧本的才能感觉出一些味道。
12
阿尔连采夫拜访克鲁季里契。
心理活动应切合人的身份、知识、经历,比如克鲁季里契想到跟他作对的有些人垮台了,像宇宙灰尘一样消逝了,这是懂点科学的人才能想到的。
13
兄弟们碰头。画家采访。廖丽亚起疑心。
马凯伊契讲的这段笑话,可以增加点生活气息,活跃气氛,但不宜多,因为与主题无关。短篇小说更不能容许这些插曲。
人物肖像描写太少,有些地方应写而没写,减少了些力量。比如伊斯克拉,性格较有血肉,但形象是模糊的。
心理活动的独白很生动,简洁。
14
戈尔巴乔夫一家看戏,对剧的评价。戈到厂里找安德烈,到他家。
有些地方过于粗略,比如戈尔巴乔夫去安德烈家,谈话后转到他离家,比较突然。如果能在他离家前那段前头加一串省略号也要好得多。
15
卓娅被阿尔连采夫俘虏。家宴。
卓娅的心理很真实。同阿尔连采夫的对话写得很有性格。
16
斯捷潘回来,兄弟们碰面。斯捷潘的回忆。
作者对心理描写有一套成熟的经验,善于细腻地体察到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而且写来毫不费力,轻松自然。
兄弟们同斯捷潘对话,一场具有何等深沉的感情的交流啊。斯捷潘复杂心理刻画得多么深刻,多么打动读者的心。
17
厂里讨论克鲁季里契的建议。阿尔连采夫,历史简介。
阿尔连采夫的历史,叙述得十分典型、简洁,思想深刻,发人深省。
18
剧院讨论剧本。维塔里去画季米特里。古良也夫打算演叶尔绍人,到工厂收集素材,找季米特里。听伊斯克拉念诗。
有些地方大约出于激情的叙述,把应交代的环境情况、人物动态都略去了,若能再细一些,也许效果更好。
19
普拉东听伊斯克拉建议。伊斯克拉的生活,同季米特里的关系。维塔里的画。伊斯克拉碰到卡芭。
有些地方转换稍嫌不清晰,一会是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一会又是另一个人的。个别地方的结构还可推敲。
季米特里和伊斯克拉的关系是不大使人喜欢的,当然写得比较真实,对人物性格也起了丰满的作用。但是难道一定要这么写吗?写另外的事行不行?
20
斯捷潘工作了。安德烈和卡芭。廖丽亚逃走。兄弟们去追她。
风景描写太简略,不过也很有分寸,有感情。在有些地方可以细一些。
21
卡芭告诉父母准备结婚。安德烈到市委书记家作客。
卡芭写得很可爱,她母亲的心理刻画得很真实,活生生的。
来自生活,高于生活的问题,作者也是注意了的。对阴暗面的暴露,是在正面形象十分有力、坚实的基础上进行的,否则将会变成纯粹的暴露文学。
22
报上文章的风波。工厂开会。契比索夫、布绥林受批评。上级要普拉东退休。普拉东、伊斯克拉找厂长提建议。
这种体裁也许可以叫作“政论小说”。
作者笔下涉及的社会面很广,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大胆地塑造了一些典型形象,代表了各种思潮、各种论点,这当中可以见到时代精神的一些斗争面。
23
剧院的斗争。维塔里对画的苦恼。雅可夫、古良也夫的苦恼。
24
卡芭同安德烈结婚。婚礼后季米特里的心理活动。
在写作当中,随时插入信手拈来的素材,给读者起到增广知识的作用,这是他们一直强调的好经验。这要求作者本身必须知识广博。
心理描写不能太长。这些分寸要在长期实践中学会掌握。
25
斯捷潘找廖丽亚谈话。
斯捷潘和奥丽亚(廖丽亚),何等扣人心弦的激情啊!作者竟能把这两条线索交织到一起!
单看情节是有些离奇,少见,但由于描写很丰富,就使人不会去注意情节了,而是被人物的命运所吸引。
26
维塔里的画幅完成。契比索夫受到杂志攻击,市委批评。
27
画展开幕,维塔里的画受好评。伊斯克拉和季米特里。
作者具有契诃夫式的诙谐,契诃夫式的简洁。
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机会来表现人物性格。
28
普拉东被迫离职。阿尔连采夫提升。
生活在新时代的人们,有新的高兴事和新的不幸。比如普拉东的离职,厂长的受斥等。应写这种新的情绪,表现新的社会矛盾,新的人物性格。
阿尔连采夫形象模糊,性格鲜明。很难把这个人同“瘦骨嶙峋”联系在一起。
29
老工人讨论全会公报。普拉东说起要退休。
第二部
1
廖丽亚的苦恼。季米特里找她。季遇见伊斯克拉,回家同卡芭谈起对党代会的反映。
2
克鲁季里契新居酒会。克的心理。阿尔连采夫读伊斯克拉一个报告。
酒宴写得粗略,应更详细些。有些人物面目不清,没有应有的表现。
3
卡芭同安德烈。
有些关于政治的对话意义不清晰。也许是翻译所致。
写好政治对话是一项艺术。既要有强烈的思想性,又要能得到广大读者的阅读——稍微不注意,就会少掉一大批读者。
4
普拉东听到厂里新闻,去找市委书记,又找季米特里、古良也夫。
柯切托夫式的叙述语调,是把作者、书中主人公和读者的感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语调,有鲜明而含蓄的倾向性,政论的热情。
有些细节欠明晰,比如普拉东和古良也夫为邻,就使人印象不深。
5
厂里开会研究生产,伊斯克拉提建议。卓娅的苦恼,路遇古良也夫。
卓娅的心理复杂而真实。
古良也夫关于艺术的作用这段话很好。
6
剧院风波。雅可夫到莫斯科。托马舒克也到莫斯科。
党性!战斗精神!只有亲身参加斗争的作家才能写出这种书。笔下起伏着时代波澜。
必须观察细致,深入生活的各方面,了解一切,从中摄取典型材料。
7
沃罗别内讲课。伊斯克拉同阿尔连采夫谈话。伊到安德烈家。
作者对爱情的描写是细致入微的,体验很深,很真实。
稍有不慎,就会在爱情问题上造成多少烦恼啊!必须正直,必须忠诚!
8
克鲁季里契的工作。沃罗别内的建议。阿尔连采夫的阴谋。
9
斯捷潘同拉雅,痛苦。
斯捷潘的命运……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心,这比那些说教给人的教育意义要大多少!这就是文艺作品的力量。
10
话剧在排演中。托马舒克与阿尔连采夫搞鬼。
11
廖丽亚的痛苦,找季米特里。可怕的故事。
作者善于把心理描写与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就显得真实得多,生动得多。
12
卡芭的家宴。
次要的过场人物也有性格,这是考人的。让各种人碰在一起,这是好方法,有助于表现每人的性格。不要把人放在孤立的环境中描写。
13
伊斯克拉受委屈,得不到维塔里支持。
伊斯克拉去找阿尔连采夫一场,性格描写达到惊人的真实生动。
14
伊斯克拉回家。古良也夫找维塔里。季米特里的信。
15
卓娅被解职。
国际时事的穿插很好,这是重要的一点,是从托尔斯泰就有了的优良传统。
16
季米特里找市委书记。书记回家,文件没找到。
对市委书记的生活,作者也很了解。我们有条件去了解吗?
17
演出成功。古良也夫找卓娅。
18
克鲁季里契,阿尔连采夫来访。
19
古良也夫找卓娅,找普拉东。
古良也夫,一个多么美好、正直、善良、热情的人!作者笔下对他倾注了多少含蓄的激情!
20
维塔里与伊斯克拉裂痕。季米特里。
21
戈尔巴乔夫气病了。
契比索夫同戈尔巴乔夫谈到“有些人”时说,“他们还说你我都是对抗二十次党代表大会的顽固堡垒,而大会的决议又被他们解释成好像要我们实现一些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这里,作者是从好的一面去设想苏修决议了,正像当年德国共产党人看待哥达纲领一样。
22
市委常委会议。
23
阿尔连采夫去莫斯科奔走。回到厂里,陷入困境。
关于阿尔连采夫对“朋友”和“有用的人”的看法,在这一节里照应得很好。作出了有力的结论——不是从理论上,而是从有力的事实上。要这样写是费力的,必须在写作时心中有整体感,随时考虑到前后线索的联系,哪怕是最小最次要的线索。
24
布绥林请作家来。
25
市委书记逝世。
26
厂里大会,真相大白。斯捷潘找沃罗别内算账。
27
普拉东回到厂里。卓娅去疗养。伊斯克拉找季米特里。
28
廖丽亚想自杀。伊斯克拉回家遇到维塔里。
29
卡芭。
必须多一些医学知识。
必须塑造我们优秀的共产党人形象,不能在揭露旧社会的脏东西的时候,把作品变成暴露文学。要有主次,正面人物要立得起,要占主要地位,要压倒反面东西,要以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光辉形象而自豪。
30
季米特里。
要立足最高点,放眼世界革命。要有大的气魄才能反映出今天的壮丽生活。
要在潮流中永远感觉到向前的主流,不要被逆流所迷惑。
在今天,没有坚定的马列主义立场和觉悟,是写不出优秀作品的。


页首
 用户资料 发送Email  
 
 文章标题 : Re: 《昨 天》第一〇三期(增刊)
帖子发表于 : 周日 12月 31, 2017 10:44 am 
离线
Site Admin

注册: 周六 2月 28, 2009 5:46 pm
帖子: 2854
1973年5月4日

(苏)柯切托夫《你到底要什么》(长篇小说)

说明:这也是文革中最早作为“内部发行”书出版(1972年10月)的几本苏联小说之一。

开头不太好,沉闷,冗长。
到处在表现作者史地知识的广博。
人物描写太简略,几乎没有,面目不清。
这是地道的政论小说,纯粹的宣传品。
作者的思想是年轻的,目光清晰、锐敏,看得远,马列主义立场是坚定的,有许多观点与我们相似。
不如《叶尔绍夫兄弟》和《州委书记》激动人心,也许是把反面人物的生活写得太多,回忆太多、太琐碎,性格也不如以前的(小说人物)鲜明。
萨布罗夫是个新的形象,也许有一定的真实性。也许近似于我们的一些外籍科学家一类的人。
费里克斯的一些思想见解是很不错的,但形象是模糊的。伊娅好些,但也不如尤莉娅(《州委书记》中人物)。
书中关于青年思想的动向,关于敌人新的进攻手法,关于社会主义时代的新的斗争,新的困难,对我们都有参考价值。
(对书中各章节的内容提要略。)

1973年5月11日
(苏)伊凡•沙米亚金《多雪的冬天》(长篇小说)

说明:此书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是它那历史与现实穿插交错的写法,二是它以不是批判的而是宽容、理解的态度写了正面人物在特殊历史环境中的婚外情,这对我们长期生活于禁欲主义舆论环境中的读者真有振聋发聩之感。书中有个细节写到一群后代理工科大学生唱的一首歌,其中引用的几句歌词是:

“反世界”还未踏出路径,
要坚持啊,就像战场上的兵,
我们要用质子轰击原子核的中心,
我们是反抒情的诗人。

虽然你揪不住中微子的胡子,
也无法把它关进试验管子,
那该多好啊,要是邦台柯尔伏,
能牢牢地把它揪住。

这样的歌词让我十分感慨,当时我们大学里的“工农兵学员”还只会唱“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呀就是好呀就是好……”,别说什么“反世界”、“质子”、“中微子”,许多人连分子、原子都还得从ABC开始从头学起呢。这让人感到我们的知识水平与人家相差实在是太远了。

动人的抒情诗。生活教科书。布尔什维克良心的倾诉。
结构方式不同于柯切托夫。心理描写、场景变换也不同。我更喜欢柯切托夫的方式。
作者生活体验是相当丰富而且主动的,不是单纯的观察者,而是亲身参加战斗的战士,只有战士才能写出那些细腻的感受和出色的见解。
主人公性格很丰富、真实、鲜明、生动,布迪卡是个很有意义的典型,写得也很成功。
拉达和薇塔都是生动的,令人喜欢的,但不是我所理想的。
讲述卡秋拉兄弟之死那一段,使我流了泪。
许多地方是激动人心的,独具特色的,充满生活真实的,毫不雷同于人的。
像这样大胆暴露的作品都能在苏联出版,可见他们的实际情况更糟到了何等地步!

1973年6月5日
(苏)《苏联电影剧本选集》(第三卷)

说明:这是一位好友送给我的旧书,后来我又推荐转借过几位朋友(好书都忍不住要与朋友分享),几经辗转,书已经破损得不成样子了,至今仍珍藏着。其中的几部电影,中文版影片有的译名有改动,如《茹尔宾一家》改名为《大家庭》,《高空》改名为《劳动与爱情》,《妻子》改名为《生活的一课》,《在木筏上》改名为《忠实的朋友》,均在五十年代放映过,但我当时年纪小,也没钱买电影票,都没看过。只有格布里罗维奇编剧的《妻子》(《生活的一课》)在九十年代初重新放映时赶紧去看了,感觉仍相当好。

最好是《未完成的故事》,其次是《茹尔宾一家》、《忠实的朋友》。
《高空》和《扎列赤纳亚大街上的春天》还较粗糙,味道还不够,形象还不完善。近似于“中间人物”。我国的《青年鲁班》受影响较大。
《妻子》开头不好,莫名其妙的一见钟情。结尾好,力量就在这里。
几部影片对爱情的描写,只有《未完成的故事》和《茹尔宾一家》好些,其他都有些玄,都有些玩世不恭的味道,很容易起坏作用。
《海之歌》不知影片如何,剧本是古怪的,没有情节,混乱。不是文学剧本,只能算是导演计划、设想、阐述。看得出来作者政治见解很差,很多资产阶级意识,披上了一层新的、颂歌式的外衣。
《忠实的朋友》可作喜剧片借鉴,“误会法”不是不可以用,而是要用来表现性格,表现思想,而不能仅仅贯穿情节。
要善于在影片中贯穿音乐、歌曲,要会写动人的歌词,有诗意,又充满生活的哲理。

笔记中另外抄录了《扎列赤纳亚大街上的春天》中插曲的歌词。在几乎全是政治口号式歌词的当代中国歌曲充斥歌坛的环境中,一下子读到苏联电影剧本中这样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情味的歌词,真是感到耳目一新,便录作“要会写动人的歌词”的范例:

我还不知道春天已经来临,
大地冰雪消融,雨声阵阵……
但是你,我故乡的大街,
任阴霾满天,我对你也这般钟情……

在这条大街的屋檐下,
少年的我捕捉过白鸽的轻影;
就在这儿的十字路口,
我满怀柔情,与所爱的人相见相亲……

如今,相见只能带来忧恨,
你何必苦苦地占据着我的深心……
为什么,为什么在这广阔的世界
会有不能心心相印的爱情……

……但是你,我故乡的大街,
任阴霾满天,我对你也这般钟情。

这里的一切我都这么熟悉,这般亲近,
一切都写进了我的生平:
共青团区委会的门口,
久经考验的朋友的家门……

什么东西也换不去
我这工厂的出入证呀,
我不企求别的命运,
是工厂把我养育成人……

世界上有多少大街载满光荣,
但我却不愿把地址变更,
你,我故乡的大街,
已成为我命运的主要部分……

1973年6月10日
(苏)保保夫《钢与渣》(长篇小说)

说明:这也是在苏联文学史上没有影响的一本小说,但我当时读起来觉得很好。中国在五十年代翻译出版了许多这样的苏联小说。

很好,情节能紧紧抓住人,人物也很生动,从生活中得来的感受很多,有血有肉。人物的典型性强,反映的面广,有很多教育作用。克拉涅夫等人是很成功的。结尾从真实感上来说要差些。作者的思想水平比较高,文学修养也比阿扎耶夫、潘诺娃等要高些。不知为什么此书很少听说。

1973年7月16日
读巴尔扎克小说的一点感想

说明:这一则笔记没有写明是读什么书或有关巴尔扎克的评论文章的感想。

巴尔扎克对女性的心理刻划是十分深刻细致的,一些几乎无法用言词表述的细腻的感情,都被他写了出来,充满了生活的哲理,到处都可以找到格言一般的总结了丰富经验的句子。

1973年8月24日
(苏)奥尔德里奇《外交家》(长篇小说)

毕竟是记者写的,文学味差点,特别是上半部,比较沉闷,但可贵的是人物性格很鲜明、生动,如果再细致一些就好了,现在太简陋。材料还可以压缩。
这种死盯着一条线索写的手法,显得太老式了。不如柯切托夫式的放开来写的方法有力。
小说中的人物,像麦克格雷高尔这种性格的人物,我第一次发现,竟这样近似于自己,我从他身上看到了不少自己的性格,谈吐,举止,好恶,对人的态度,思想方法,等等,只有在政治上的热情这点是我所有他没有的。文化大革命后的我比起他又还多了些灵活,少了些书生气。
凯瑟琳是可爱的,但我不很喜欢。阿司奎士是使我喜欢的刻划很成功的形象,从他身上我还看到了我的一位友人的影子。
那些羡慕资产阶级的民主的糊涂虫们,应该读一下这本书。
我国的外交工作是有必要大写特写的,将来会有人写吗?这是一个多么新鲜的题材。

1973年8月29日
吉甘等著《论电影艺术的特性》(论文集)

说明:我当时已经迷醉于电影文学,特别是苏联那种文学性很强的电影文学。因此有意识地读了这样的本应是专业人士才读的电影论文集,想要从理论上得到提高。

七篇论文,各有所长。主要的问题是搞繁琐哲学和抽象议论,不结合电影艺术的实践是谈不清电影艺术的特性的。
像这种较系统的、理论上的探讨,在我国电影界还很少。我们今天的很多人还没有把电影放在它应有的地位上,很多人甚至还没有把电影划入“文艺”之列,就看看新近创刊的各省文艺杂志的结构、内容就行了,其中列举了小说、、歌曲、话剧剧本、曲艺、美术作品,就是没有电影剧本,没有对电影艺术进行探讨的论文,在多年以前,曾有人大胆建议,将电影剧本选入学生的课文。那时电影的重要性唤起了许多人的重视。
我们怎样为祖国的电影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我们条件差,资料少,眼界窄,许多别人走过的弯路很可能我们还要重走,许多别人已获得的经验我们没有办法得到。
我们必须有更坚定的决心,更顽强的努力,更勤奋的探索!
在电影的光影效果、音响效果、色彩效果、镜头效果和蒙太奇效果上的探索上,还有多么巨大的工作!
要学习维什涅夫斯基的严肃态度,史楚金的忘我精神。罗姆、格布里罗维奇等人的艺术手法要很好地借鉴。

1973年9月12日
(苏)阿塔诺夫《初恋》(中篇小说)

不好。
思想是修正主义的,艺术手法也很差,写的主要人物不典型,不生动,面目不清,没有血肉,他们的生活很不真实,在前半部分很难看到他们同其他人物的来往,他们头脑里成天只想到个人和身边的一两个人,没有革命理想,没有参与社会生活,没有想到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斗争。这只是些赫鲁晓夫所需要的青年。
次要人物写得成功一些,如恰普、格林卡、奥丽娅的妈妈、米嘉的爸爸、潘文霍夫等等。
描写太少,看了半天还不知道人是个什么样子。有些地方写得啰嗦、零乱,有些地方写得简陋、含糊,结构是混乱的,没有用心组织。作者对学生生活还不大熟悉。
米嘉的姨妈同校长关于怎样对待初恋的那段争论,确是全书的重点,不过还写得不够味儿,对话还可以多推敲一下,而且应该有更多的发挥。

1973年9月23日
(印度)泰戈尔《游思集》(散文诗)

说明:早在初中时期初读泰戈尔的《飞鸟集》时,就曾为之倾倒,还模仿着写过那种格言式的小诗。而泰戈尔的《游思集》、《园丁集》、《新月集》等却一直没有读下去,这次因看到一位原在少年宫美术组一起学画的朋友自己手抄了一本《游思集》并配画了十分精美的插图,受到影响,就重新读了此书。

以前不想读,读不进去。这次为了了解,较认真地读了一下。
有些寓言是比较好的,比如修士与拾柴姑娘,误入乐园的人,王子与“仙女”,等待神仙来访,演奏者,小丑的笑声,等等。
有些章节写得很好,如小巷、废楼……有描写,有抒情,有议论,含义深长。
有些纯属个人的呻吟了,别人看起来是乏味的,除非有所同感。
结构松散,当然,“游思”嘛。语言优美,清新,晦涩,有些比喻很好,有些比喻则过于追求离奇、怪异。
如果今天不去学习其中的健康的地方,而去模仿其中的晦涩怪异,模仿对个人呻吟的欣赏,那不过是对他的糟蹋而已。
他的笔在当时作了先进阶级的武器,我们的笔也应该成为今天的先进阶级的武器,有些人却没有认识到这主要的一点,而只看到一些并未体味其深意的表面话语。

1973年10月31日
(苏)尼古拉耶娃《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中篇小说)

说明:此书五十年代曾由中国的共青团中央向全国青年推荐阅读,我在文革前就读过,非常喜欢。文革前夕在川南山沟里做筑路临时工时,从上海新华书店邮购到一本,但后来被人借去没有归还。这是我1972年在一位好友处得到的另一本。

这是第几次重读了,似乎比以前还激动。
除了群众的作用描写太少以外,这是一本很好的生活教科书。
契诃夫和屠格涅夫的风格影响很重。
景物描写是充满激情的,叙述是生动的,结构是舒展自如的。
娜斯嘉,一个多么可爱的、新型青年学生的形象,一个多么正直的共青团员。
这是一团火焰!

1973年11月16日
(美)马尔兹《十字奖章与箭火》(长篇小说)

说明:我曾写过一篇《与“九一三”有关的零散记忆》(载《记忆》总第75期,2011年10月),其中写到《十字奖章与箭火》当时给我的影响:“这部长篇小说是五十年代翻译出版的竖排的版本,书中写了一个德国兵工厂的中年工人威利,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关心政治,曾认为希特勒执政后消灭了失业和饥饿,使德国变得强盛,给德国工人带来了幸福。他儿子是忠实的纳粹党员,并指责威利不积极加入纳粹党。儿子在国外为元首战死了,媳妇在接受追赠的铁十字奖章时,表示要继承遗志,把他们的小孩培养成新的‘元首的战士’。威利在拼命工作中荣获十字奖章。但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逐渐使他认识到了纳粹德国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他妻子死于英军的轰炸。好友死于纳粹集中营。他同居情人白茜的儿子芦笛从前线回来,送给母亲的礼物竟是轮奸杀害了的法国女子的遗物,而芦笛钟爱的村中少女则已经怀上别人的孩子并骄傲地声称要为元首生一个好战士。威利想要偷放走白茜买来当农奴的波兰战俘,波兰人却根本不相信他……他终于从法西斯的毒害中清醒过来,开始以行动来反对希特勒政权,并在英国轰炸机飞临他住地上空时用稻草堆成箭头状点燃,让箭火指向他所在的兵工厂,而那位朴实的农妇、即将与威利结婚并且真心爱他的白茜在看到威利点燃箭火时竟惊呼引来了黑衫队员……”“我是在‘九一三’以前读到这部小说的。当时给我最强烈的感受,是书中所描写的那种毒害德国工人、笼罩整个德国社会的法西斯气氛,竟然使我感到就在身边:对领袖狂热的崇拜,对异端的严厉镇压,文化生活的枯竭,思想自由的窒息,亲人间‘政治立场’的意识压倒了亲情……”在写这段回忆时,我没看到自己当年的读书笔记,现在查到读此书的时间应是在“九一三”之后。除了这一时间记忆错误外,当时的那种感想却是真实有过的,而且我还在送一位好友到长江边待渡时私下谈起过。好友警告我千万不要再对人说。当然我在读书笔记中也没有写下这一感想。可见在当时那种“把无产阶级专政落实到基层”的专制高压气氛里,即使是写私人的日记和读书笔记也是不能畅所欲言的。这是研究文革日记等个人资料时必须注意的一点。

充满了委婉动人的深厚的力量,人物性格鲜明而真实,心理描写十分恰当,细节注意得很好,情节穿插波澜起伏,语言简朴而优美、流畅。
对法西斯主义的控诉是有力的,对革命人民的力量充满了信心。
生活气息很浓,感触刻划细腻,时代感强,反映的社会面十分广阔而深沉,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冲突,处理得很好。
这本书是应该长期流传下去的。

1973年12月13日
马忆湘《朝阳花》(长篇小说)

说明:在文革前期群众造反运动中编印的大批判资料《六十部小说毒在哪里?》(我依据的是重庆工农兵文艺兵团翻印的一种,无原编印单位和日期)中,给《朝阳花》定下的罪名是:“假借描写红二方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替中国赫鲁晓夫在军内的代理人、大军阀、大土匪、大野心家贺龙涂脂抹粉、树碑立传,为他反党篡军作舆论准备的大毒草。”1971年“九一三”林彪事件之后,贺龙的冤案逐渐得到不事张扬的平反,此书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加受到追捧地在民间流传起来。但直到1974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才发出了“印发到县团级,并口头传达到党内外群众”的中发 [1974]25号文件《关于为贺龙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

虽然说文笔不行,但题材是很好的,内容丰富,动人,今天仍能使人感动。
这些作品应该大量发行。关于我们的革命历史,文艺作品反映得十分不够,——同样,关于今天的革命也反映得不够,总之,文艺界的任务是很重的,文艺界是有负于人民的。

1974年1月(原文未注明日期,据上下文推断 应在这个时间)
(苏)塔尔可夫斯基(导演)《伊万的童年》(电影剧本)

说明:此书与后面提到的《未寄出的信》都是当时电影界内部印发的业务学习参考资料书,由一位好友在西安电影制片厂工作的母亲寄来,我们读后大开眼界。当时中国正在摄制文革以来由江青亲自抓的第一部“样板”电影故事片,歌颂少年儿童投身“革命战争”的《闪闪的红星》(1974年10月1日开始在全国放映),而苏联电影家却已经拍出了反思战争毁灭儿童的童年欢乐甚至宝贵生命的《伊万的童年》(并没有因反法西斯侵略的卫国战争是“正义战争”而采取歌颂战争的态度),其使用的许多手法也是我们从未见过的。对于我们无缘观看“内部电影”的普通人来说,能够读到这样的书已经是很难得的了。笔记中有的句子应该是摘抄的书中的评论。

玛莎的线索是不好的,这完全是“用爱情来添分量”。
挑选十几处丛林来物色“白桦林圆舞”一场,精神是可佩的,但要注意不要陷入形式主义。
现代电影应该给观众带来更多新的东西。
废墟中老人一场戏,确实多余。
“用形象的电影独创手法来代替电影剧本的文学性的象征表现。”
不要有太露骨的形象的场面调度、做作的潜台词。
应当向诗学习如何用少许手段、少许词句就表达出大量情绪内容。
“和诗与音乐携手前进。”
影片开头处理得并不好,“和平”——“战争”过渡得莫名其妙。
三次被打断的歌声是很好的细节。
“打仗游戏”一场很好。
戈培尔的孩子尸体的镜头加得好。
德国版画这个细节很好。
(英)彼得•倍克说:“值得注意的是,一个苏联电影制作者,居然能够这样来看待战争,不是暗示战争是好的,而是反映了它的恐怖美,反映了一种人们认为是与苏联思想相异的哲学。”这已经指出了苏联修正主义的战争观。

1974年2月6日
(苏)《艾伊特马托夫小说选》(中短篇小说集)

说明:这也是当时在“批判修正主义文学”的名义下出版的“内部发行”书。

典型的修正主义作品,居然能获得1963年“列宁文学奖金”,可见他们已修到什么地步了。
大写中间人物、落后人物、灰溜溜的小人物,毫无时代气息,毫无政治热情,狭隘自私,感伤阴郁。
只有《第一位老师》一篇是写革命英雄人物,但也写得灰溜溜的。
技巧是拙劣的,学生腔很重,语言特别差,根本不考虑人物的身份。只有《母亲——大地》一篇技巧好些。
那时候的作品,还在写反封建的题材,可见他们的革命程度之浅,习惯势力之顽固,还有脸宣称是进入了“共产主义”。

1974年2月15日
(苏)《未寄出的信》(从小说到电影剧本)

说明:故事讲的是野外科技工作者(勘探队员?)遭遇自然灾难时勇敢顽强拚搏的故事,最后一男一女是最终成功逃离险境还是都牺牲了不记得了,整个是以他们每天写好又不能寄出的信来讲述他们的遭遇。我印象最深的是,小说与电影表现的是不同的灾难,好像小说写的是森林火灾,改编成电影后大概为了摄制方便或降低成本改成了水灾(还是雪灾?)。当时很惊异,想不到同一故事竟可以这样改变整个背景。

小说——奥西波夫
改编——奥西波夫、科尔图诺夫、罗佐夫
导演——卡拉托佐夫
摄影——乌鲁谢夫斯基

剧本增加的每个人家中的细节是好的,朴素而生动,有性格。电影为何删掉?
数数声和篝火叠影设计很好,为何删去?
薇拉的戏很好,为何删去?
剧本中有歌声,电影连歌声也删了。
同《伊万的童年》一样,电影不如小说。

1974年3月
(德)史蒂芬•海姆《人质》(长篇小说)

情节紧张,引人入胜,心理描写比较成功。景物描写和人物形象描写太少。

1974年4月3日
(苏)柯切托夫《落角》(长篇小说)

时代背景、情节结构、场面都类似于《苦难的历程》,但感情完全不同,前者是无产阶级的,后者是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这两部书对照起来看将很有意思。
写得匆忙了点,人物概念化的多,有性格的少,唤起激情的章节少,缺乏认真的推敲润色,几个主要人物形象都应着力刻划,季诺维也夫描写不深刻。
学习作者观察生活的细心。
关于党内斗争和两类矛盾交叉转化的描写及大动荡大场面的描写,可作写文化大革命的参考。

我在另一个专门摘录格言名句的本子上摘录了《落角》中的一段话:

那些气量狭窄、自命不凡的人,特别是那些由于偶然的机缘而高居国家和社会要职的人,对别人的正确最不能容忍。腐化堕落也罢,贪污受贿也罢,庸碌无能也罢,甚至行凶杀人也罢,他们都能原谅。惟有别人的正确他们绝对受不了,别人的正确在他们眼里是滔天大罪。这是为什么呢?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倒不太复杂。原谅一个坏蛋,饶恕一个杀人犯,还说明自己高踞于他们之上,地位显要,甚至为人宽宏大量,对他们操着生杀大权。承认别人的正确,在一个得志的小人看来,这就使自己更加显得比别人渺小猥琐,低人一头。只有真正伟大的人物才不怕自尊心受到损害,并且认为承认别人的正确不是什么耻辱。

1974年5月13日
(英)高尔斯华绥《岛国的法利赛人》(长篇小说)

人物表情描写很细致、微妙,有些警句很有意思。
哲理性太重,有些心理变化不可理解。
“他们的信条是:‘我们可以爱可以憎,可以工作可以结婚,就是千万不要透露真情,透露真情就要留下一个痕迹,那是不可饶恕的。让我们的生活就像我们的面孔一样,不要有一丝儿皱纹,甚至也不要有欢笑的皱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的成为文明人。’”

1974年5月30日(嘉陵厂招待所)
(法)多•戴桑迪《拥抱》(长篇小说)

说明:这是唯一的一篇记载了特殊写作地点的读书笔记(其他笔记应该都是在家里或厂职工宿舍里写的)。当时我在钢厂的有色金属熔炼车间当工人,那次是被派到重庆有名的兵工厂嘉陵机器厂去,由老师傅带着收集他们生产枪弹弹壳后丢弃的铜屑废料,先从废料堆里挖出来,然后由老师傅以“淘金”的方式淘洗掉泥土等杂质,我们再一箩筐一箩筐地抬到一处存放好,最后再集中抬上卡车拉回车间熔炼成铜锭。为此就在该厂的招待所里住了几天。印象较深的是在该厂进大门后的厂区大道两边大字报棚上看到贴满批林批孔和“打倒王秉璋”、要求厂领导交代与王秉璋的“黑关系”之类标语。后来知道是王秉璋当时被冤枉定为“林彪死党”,于是与他有工作关系的下级兵工厂的军代表均成为他伸向下边的“黑手”。
这本书不记得是从哪里借的了,只记得内容是写法国当代工人运动的。现在想来有些惊讶:当时去外单位做劳累肮脏的收集废料的工作,居然还在随身挎包里带着借来的小说与自己的读书笔记本。可见当时的读书环境已经比较宽松。

很好。最使我感到共鸣的是关于妇女解放、关于新型的夫妻关系的段落,吉蓓尔特和米石尔的爱情使我很喜欢,吉蓓尔特的思想变化十分真实,生动,有性格。作者很善于写群众场面,写群像,用简洁的跳跃式的笔触描写大场面,给读者以整体感,同时又介绍一些不同的生动的典型。这种写法我第一次见到,可以尝试一下。对话很生动,性格化和口语化很强,这是我必须加强学习的地方。

1974年6月14日
(德)席勒《强盗》(剧本)

通篇胡言,情节荒唐,语言鄙俗。只有序言可看。

我在另一个专门摘录格言名句和文学创作经验的本子里摘录了此书《第一版序言》中的两段话:

当我劝告人们在一只老虎面前要怀着戒心的时候,我不得不把老虎的美丽发亮的斑纹也指出来,否则人们就会遇见老虎也不知道是老虎了。论人也是如此。如果全然邪恶,就绝对不能构成艺术的对象,也不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结果反而会使人避之唯恐不及。他们会把这样书里的人发的什么言论跳过去不看的。

但是我的读者如何?我却全然没有把握。所谓庸俗的人,在我绝不仅仅理解为清道夫一类的人,庸俗的人其实散布在各处(这是我们之间的私话),而且糟糕的是他们会造成风气。要来理解我的整个精神,他们的眼光太短浅;要来窥测我的伟大,他们的思想太琐碎;要来发现我的优点,他们的揣想有恶意。因此,我深怕这种读者把我的用意曲解,把对罪恶的摧毁误以为对罪恶的抗辩,把他自己的愚蠢硬推到可怜的作者身上,使作者代为受过;他们会把一切推给作者,就是不给他公平。

浩然《金光大道》(长篇小说)

说明:这本书肯定是在厂图书室借的。

可以算文化大革命后新出的文学作品中最优秀的一部。
对路线斗争的描写是比较好的。
语言很生动,描写稍嫌简略了点。
配角设置太多,许多都面目不清。
高大泉是“先进人物”而不是“理想人物”,这是正确的。
写于1970至1971年而没有多少极“左”味,这是不容易的,说明作者当时思想上是站得高的。


以下读书笔记写在1974年10月开始使用的新笔记本上,我按当时所有出版物扉页上都有领袖语录的规矩,在扉页上抄录了一段列宁语录和两段毛泽东语录:

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用批判的态度加以审查,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重新探讨过、批判过,根据工人运动的实践一一检验过,于是就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
——列宁

要去掉我们党内浓厚的盲目性,必须提倡思索,学会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分析的习惯。
——毛泽东

真正有希望的人是能够想问题的人……
——毛泽东


1974年10月17日
(苏)苏尔科夫一篇文章的摘抄与读后感

说明:苏尔科夫是苏联诗人、苏联作家协会负责人之一,这篇文章是在什么旧杂志上读到的(《译文》还是《世界文学》?)记不起了。此文显然是代表苏共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顽固保守势力对当年苏联文学界“解冻”之后的改革派进行批判攻击,而我在读后感中站在文革时期“反修”、“反复辟”的立场上,不但认同其坚持斯大林时代文艺观念的顽固保守思想(因而作了大段摘抄),而且还嫌其坚持得不够。一个深受貌似激进的文革思潮影响的文学青年,却站到了顽固保守(真正的“复辟”——向斯大林时代的文艺观念复辟)的苏共意识形态官员一边,这真是值得研究的现象。

“我觉得,我们善良的苏联读者,也不会接受某些作家在他们战后的作品中对战时或战后的事件所作的若干‘新的表现’的,当我硬着头皮读着《莫斯科文学》上发表的雅申的短篇小说《杠杆》的时候,我真想对作者大声说:回过头去看一看吧!想想保卫斯大林格勒的日子吧!你是亲身参加那个战役的,难道那时候倒反而没有你写《杠杆》的这一年困难吗?为什么写过一些强有力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篇的人,现在会落到漆黑一团的、悲观失望的泥潭里,而要污蔑那数百万计的、他自己也幸福地是其中一分子的共产党员集体呢?
“去年马格利达•阿里盖尔在《十月》杂志上发表了一些诗,其中作者拾了一些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被抛弃了的‘活人论’的唾余,声言要在英雄身上找坏蛋,要在巨人身上找恶棍。在我读着这些诗的时候,我真想请她再去读一下她自己所写的长诗《卓娅》的尾声,……两者相距多远啊!难道这两首都是那同一只手所写的吗?难道在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前夜反而比写长诗《卓娅》的岁月要更困苦吗?也许,问题并不在于时间,倒是在于作者的灵魂这十五年来已经老朽了?
“当你读着西蒙诺夫今年发表在《莫斯科》杂志上的一些散文的时候,也不由得不产生这些想法。我记得西蒙诺夫在1941年夏天和秋天最艰苦的那些月份的情形,那时候战线迅速移向莫斯科,我们一起在可怕的前线小路上奔波,我们的头发也一同变白。我记得那时的西蒙诺夫,他勇敢、沉着,善于通过可怕的现实看到未来,善于并且能够在当时混乱的撤退局面中保持镇静。一点也不惊惶,这是叫人非常喜欢的。而现在,到了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的时候,岁数大了,经验丰富了,因而变得更聪明的西蒙诺夫,又回到自己那些战时人物那里,开始用发抖的声音喋喋不休地叙述那个下流到了不近情理的团政委巴斯特留科夫,叙述那些踩在道德地雷上因而身败名裂的连长们、营长们,拿模棱两可的暗示叫读者们去猜测。
“……
“我的许多朋友没有避过1956年的‘风气’,而在那个著名的‘解冻’天气里伤了风。我很想邀请他们到他们不久以前的过去,到他们一生中的战争年代去旅行旅行,让他们在那儿跟《等着我吧》、《杀死他》、《卓娅》的作者们,跟《星》、《巴黎的陷落》以及其他许多当时写的、但直到现在还是生气勃勃的作品的作者们见见面吧,也许,这种同优秀人物的见面会使他们感受到青春的新鲜气息的。”
——苏尔科夫《永恒的光辉》
(原载1957年10月15日《文学报》)

苏尔科夫看到了苏联文学界的一些复辟倒退现象,但是不能看到它的根子,不能认识到赫鲁晓夫集团的危害性。
作家的世界观的改造十分重要。

1974年10月17日
(苏)高尔基《母亲》(长篇小说)

说明:高尔基的《母亲》被视为“无产阶级文学”的经典,早已读过多遍,但都不是很喜欢。这次读的是文革中的新译新版。从厂图书室借阅的。

重读高尔基的《母亲》。
政治思想不很清晰,对话中哲理味儿太重了。对于进行斗争的是些什么组织,学习的是些什么文件,都写得隐晦、含糊,也许是当时只能这么写吧?
技巧不高,人物描写不完整,不连续,动态和描写不如高尔斯华绥,对话有些太晦涩,显得无意义,景物描写也差,有些比喻用得不恰当,生硬,对大场面的描写缺乏实感,不如戴桑迪的《拥抱》。母亲有些话和思想太知识分子化了,结构还不辽阔,只跟着母亲转,本来可以放开些,生活面更广些,深些,尼古拉和柳德米拉给人印象较深。法庭一场写得不够味。雷宾的思想根源,雷宾同巴威尔他们分歧的实质,交代不清。

1974年10月26日
(苏)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有关文学创作经验的散文集)

说明:这又是一篇文革“大批判”式的读后感。其实我当时是很喜欢此书的。只是为了力求思想“进步”,努力在读书笔记中表现出有“批判的眼光”。
1987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有新版,作家名译为帕乌斯托夫斯基,书名译为《金玫瑰》。按说玫瑰与蔷薇是两种不同的花,到底哪个书名译得对?不知道。

草草读完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
写作经验上有值得学习的地方。特别是捕捉富于生活气息和新鲜独特的细节方面,文笔简洁。
但是作者的政治观,引起我极大的反感。二十世纪的苏维埃作家,笔下却发出十八、十九世纪的霉味。文中出现“苏维埃”等词的地方都显得别扭、唐突,不和谐。作者对新时代、新事物缺乏爱,因此缺乏热情、激情。好些地方都在隐晦地“是古非今”。
这种人只能到历史博物馆去当保管员。
关于搞各种“辞典”的意见倒很使我喜欢。

1971年11月9日
(俄)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长篇小说)

夸张得比较厉害。文笔流畅,有些地方稍嫌推敲不免。人物给人印象很深。但不很可信。最难使人相信的是奥尔迦对奥勃洛摩夫的爱,也是十分虚假的。正如作者在《悬崖》一书中写的爱情一样。德国人希托尔兹是个吸引人注意的人物,但还写得不够鲜明突出,最后用他与将军的关系来解决矛盾,完全是失败的处理,与全书很不协调。这种不协调的地方还不止一处。
作者的生活感受是很丰富的,语言表达力也很强,这种思想容量较大的作品,更是会因读者的不同而会引起不同的感想。
几乎所有人物都是用漫画描绘出来的。
此书同我印象中《悬崖》的风格很不相同。

我在另一个专门摘抄有关爱情的言论与诗文的本子上摘抄了此书中好几段有关爱情的议论。

1974年11月20日
(巴西)若瑟•亚马多《无边的土地》(长篇小说)

简洁,丰富,人物典型,社会面广,稍稍有些“人性论”,对反动分子作了些心理上的美化。
肖像描写注意不够。
结构值得借鉴,几条线索交叉。

(下图:读书笔记局部。)


(俄)列夫•托尔斯泰《哈吉穆拉特》(中篇小说)

对景物和人物的描写简洁生动。生活气息浓。作者体会深,观察细致。
全书太简略了点,本来还可以扩展,写得更广更深,许多人物都一晃而过,没有得到发挥。结构不很紧密,逻辑联系差。

1974年12月7日
(苏)《巴乌斯托夫斯基选集》(上册)(中篇小说集)

抒情气氛浓。材料很好,但没写好,许多地方用特写手法在写,没有注意人物性格和时代背景。本来他用的这些材料完全可以写成长篇,环境再扩大些,人物的面貌再交代清楚些,描写再细致些。
结构比较随便,杂乱,没有重点。有些主要章节没有着力写,“开掘”不深。缺乏主要人物。在“可爱、可信、可学”这三个方面,对“可爱”比较注意,而对“可学”用心少。
知识是丰富的。我应该用好手记本。

1974年12月14日
(苏)《巴乌斯托夫斯基选集》(下册)(短篇小说集)

有的好,有的无聊。关于艺术家的几篇都是宣扬艺术至上、人性论、人道主义。不敢接触重大题材,不敢写政治题材,时代气息差。结构推敲得少,不是小说,而像散文。
景物描写比较好,有些诙谐句子比较好,人物比中篇有性格些,有些对话生动有趣。

我在另一个专门摘抄格言名句的本子上摘录了此书中《“二七三”护林区》一篇里的一段话:

生活的美妙不仅在于期待未来,不仅在于现在,而且,也多少在于回忆。回忆往往近于想像,近于创造。我们谁在回忆时,没有给往事添上从未有过的色彩?谁在回忆时,仅仅只记起往事的真情实景呢?
回忆——并不是字迹发黄的信函,不是暮年,也不是枯萎的花朵和遗物,而是活生生的、激动人心和充满诗意的境界。

1975年2月15日
(苏)《礼节性的访问》(电影话剧剧本选)

说明:此书是197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内部发行”版,从厂图书室借阅的。书中五个电影、话剧剧本,我这一则读书笔记以“批判修正主义”的态度写得很不客气,而实际上,我对《礼节性的访问》和《驯火记》这两个电影剧本是非常喜欢、印象深刻的,特别是写苏联“火箭之父”的科学家传记片《驯火记》,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写从事尖端科学的科技工作者传记也可以有如此浪漫抒情的写法。我还把剧本中那些浪漫的情节(小女孩在沙地上写“安德列•巴什基尔采夫,我爱你”,在雪地上写“安德列•巴什基尔采夫,我恨你”,以及新娘在婚礼即将举行时被不是新郎的初恋情人闯来带走,两个年轻人牵手奔向海边的一艘小船……)津津乐道地转述给同车间的青年同事们听。而那个把现实与对历史的想像(苏联海军军官想像自己与美丽的意大利女导游是古代的一对情侣,在这同一个地方有另一番经历)穿插起来写的《礼节性的访问》也使我着迷,我还摘抄了剧本前边有关苏联海军舰艇在意大利访问时当地市政府举行招待会的一小节,宾主间的谈吐与穿着打扮:“军官们的白制服在文职人员的礼服和太太们五光十色的时装中间闪动(这一年流行的时装确是十分丰富多彩:夜礼服和轻佻的裤子,冒险的超短与无可非议的特大——所有这些都享有平等的权利)……”这些场景和这样的叙述都使我感到十分新奇。另一个电影剧本是老电影剧作家格拉西莫夫的《湖畔》,我不喜欢,没故事,人物也留不下印象,表达的思想晦涩,据说反映的是有关环保的思想,但我没看明白——大概也是因为当时头脑里只有“改天换地”的概念而根本没有环保的概念吧。另外两个可能是话剧剧本,更没留下一点印象。
为什么读书笔记中没有如实写出这些真实感受?或许跟当时的时代气氛和社会环境有关,当然更与自己的思想水平和长期形成的表达习惯有关——在复杂的多方面的感受中,只公开表达与时代“主旋律”相同或相近的那部分。

读苏修五个剧本:《礼节性的访问》、《外来人》、《幸运的布肯》、《湖畔》、《驯火记》。
修正主义文艺江河日下,已经可以同西方颓废文艺“比美”了。

1975年6月25日
(苏)阿•托尔斯泰《保卫察里津》(中篇小说)

说明:当时因对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三部曲已经读过几遍,从有关文章里得知《保卫察里津》(又名《粮食》)是作家后来增写了插于三部曲中的一个中篇,就想法借来读了,却感到失望。

没有一个中心人物,似乎只是对历史事件的一个文学性的叙述,人物的性格化也差,思想深度不够,对战争的叙述太多而且过于“客观”,没有深刻表现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能够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巩固下来。本来应该多多写好伊凡•戈拉,但在后边他几乎没有出场了。
翻译太差。

1975年7月10日
(苏)费定《初欢》(长篇小说)

说明:我印象最深的是曾把此书带到长江边上去读——那时我们几个青年工人经常在夏日晚饭后步行几十分钟到茄子溪长江边去游泳,我是跟着学游泳玩,游累了,就在沙滩上看看书。这时的读书环境已经与几年前大不一样。特别是在“九一三”事件之前,1970年“一打三反”运动前后,我有一次从重庆市的中心地带解放碑旁边走过时,意外发现周围所有过往行人中没有一个人手里拿着书!当时这一发现让我惊出一身冷汗,因为我手里正拿着一本去还给朋友的有关素描技法的苏联教科书,在这样的场合显得十分惹眼,生怕会有好事者上来收缴书让我无法物归原主。

不错,结构紧密,社会面广,情节紧张,生活气息浓,思想深邃。不足的是没有写好革命者,这是作者生活的局限和思想的局限。
关于监狱、审讯那些章节写得真实感人,发人深省。
李莎的命运是感人的。有些人物的命运交代不清,有断续感。比如基利尔为何参加革命,李莎同他怎样认识,李莎为何决定结婚,腊高静怎么能逃掉,都缺乏必要的交代。好像一条闪光的珠串中掉了几颗珠子,
翻译差。

在这一则笔记的下面,我摘录了不知从什么书或文章里读到的俄罗斯作家赫尔岑的一段话:

我们生逢两个世界的交替之际,因而对于有思想的人们来说,生活就格外的艰辛和困难。
——赫尔岑《科学中华而不实的作风》

1975年8月1日
(苏)温•卡维林《一本打开的书》(长篇小说)

二流作品。思想性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艺术性也差,似乎是一篇随笔,又像是一本杂记。结构松散,重点不突出,该突出的地方不突出,在一些不必要的琐事上浪费笔墨。缺乏革命激情,对革命事业缺乏热爱。人物是模糊的,对科学界两派斗争没有深入描写,没有揭穿其本质,也写得缺乏说服力。对克拉莫夫学派的错误(或问题)没有讲清楚,似乎有点侧重批“个人崇拜”。也许这是第三部出问题的苗头?
总之,作者是糟蹋了这个本来可以写得有声有色的题材。
用第一人称写长篇小说,这方面比较大胆。
塔妮雅为何会爱上米加,实在是令人不解。

1975年9月9日
(苏)费定《不平凡的夏天》(上集)(长篇小说)

简洁明快地叙述了广阔庞杂的事件,结构很自然,不露痕迹。人物典型性很强,很善于反映整个时代的面貌,富有诗意。
他的书总会使我产生写长篇小说的渴望。他的书可以作历史,作史诗,作纪念碑,但是不能(或不能很好地)作为青年的生活教科书。缺乏对生活的着重描绘和缺乏革命激情。
但是,他又比肖洛霍夫或阿•托尔斯泰对革命主流的态度更热情些,对革命者更热爱一些。

1976年7月30日
(美)赫尔曼•沃克《战争风云》(长篇小说)

说明:美国长篇小说《战争风云》(一、二、三部)于1975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内部发行”出版。厂里图书室分配到一套,我就先睹为快了。

结构方式可借鉴。通过一家人的经历展示二次世界大战全貌,穿插政论文。
人物的性格描写还比较好。
整个说来,描写还欠细致,欠准确。
有些比喻很好,很巧妙。

2017年8月17日录入完成
11月30日补充修订于重庆风江阁
——————————————————————————————————
【编读往来】

蒋寄梦谈首都三司驻沪联络站姜涛

《昨天》100期丁育民文中提到的首都三司驻沪联络站的站长,据我的记忆,当时他向我出示的首都三司介绍信写的是“姜涛”,我们上海戏剧学院记得他的人都认为他叫姜涛。我想,他大概是在联络站正式成立后改写为“江涛”的吧?
据我个人的记载,1966年10月底,北京地院的姜涛和张作光两人来到上海,一下火车就到我们上海戏剧学院,第一个见到的是我。我当时在红楼204教室。两人进来作自我介绍,并大谈北京形势。姜涛很有激情,张作光因为“资产阶级出身”,不是红卫兵(他后来告诉我的),但张的思路缜密,头脑清晰。姜涛出示了首都三司的介绍信,命他到上海办联络站。我带两人去我们组织“革命楼”,但我们头领态度冷淡。我又带他俩去当时轰动全市的“刘贵琴事件组”,但刘事件已经被北京红卫兵高冀芬等包揽,不让两人插手,建议他们去黄浦京剧团另辟战场。
当晚我安排两人住在我们学院大串联招待处,与别人挤睡在草垫上,两人还带了一个装满了《首都红卫兵》报的手提包。
后来两人去找了从“革命楼”分裂出去的赵全国,进入“上三司”,这才大展手脚。姜涛指挥了我院“11•4”抢黑材料行动。
另外还有一件趣事,因为我与蒋介石同姓,名字又可能引起不好的联想,容易招祸。我外婆姓江,我曾经短暂地改名“江山铁”,我把原名和改名都向他俩说过,所以张作光有一段时间老是戏谑地叫我“江山铁”。是否这给了姜涛后来把名字改写为“江涛”一个启发?
我与张作光有过多次见面,很投契,也很佩服他。能否帮我找到他,与他联系上?谢谢!

王锐谈丁育民对“安亭事件”的回忆

新的两期《昨天》仔细读了,都不错。第100期丁育民先生《我在三司驻沪联络站参与处理的两个事件》尤为我看重。该文对参与处理“安亭事件”的回忆,其最有价值处在于,作者以亲历者的视角,向人们展示了“安亭事件”中一个真实的张春桥,可以说是完全颠覆了过去文革史著述中对张春桥的认知。以前写张春桥处理“安亭事件”,基本上持否定态度,认为张春桥另搞一套,甚至玩弄阴谋诡计,作政治赌博,不仅背叛了上海市委(张本身也是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之一),而且违背了中央指示。笔者也曾经研究过“安亭事件”,拙作《“安亭事件”的再认识和再研究》刊于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2006年10月号网络版,也持类似观点——若丁先生这文章早些面世并为笔者见到,肯定笔者会修订其中某些内容及部分观点。
从丁育民先生文章可见,张春桥奉命去上海处理“安亭事件”,基本上是按中央指示在行事,而且是立了“军令状”的(陈伯达手书“不解决安亭的事情就别回北京”那个字条就是“军令状”),而且这也不是陈个人的意思,而是毛的意思。张春桥在处理整个事件过程中,不让工总司几千人上北京,这是他的最高原则或底线,也是他必须完成的中央交办的任务,否则无法向中央交待,无法向毛交待。从丁文中亦可见,张春桥在处理事件过程中,不仅几经周折,且有相当难度,甚至有被激进造反工人挟持甚至挨打的风险。但张冷静处置,耐心周旋,并依靠三司同学做了许多工作,终于劝回了欲赴京告状的几千工总司人马,可以说是较圆满地完成了中央交办的任务。
我认为丁文的价值在于:为文革史学者和后世重新认识并定位张春桥在“安亭事件”中的角色与作用,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史料。特别是,这是亲历记,有相当可信度。这也支持了我一个观点:文革早期的中央文革小组及其成员,不一定都在干坏事,或者说,他们所干的不一定都是坏事,其中有些应该说是好事。
此外,作者文笔朴实,不多加渲染,但细节具体,生动细致。文中的张春桥,以及着笔不多的王洪文等,展示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有可信度的形象,没作故意贬低乃至丑化。当然,文章也有不足处,丁育民先生最后那首骂“四人帮”的诗,实在没必要,有画蛇添足之感,不知是不是担心文章被认为是在为张春桥唱赞歌而特意添加的?还有就是,这么有份量有价值的文章,早一点写出来该多好!幸亏是终于写出来了,否则沉埋了多可惜。也望作者(包括其他亲历者)多写一些类似文章。
此外,同期《昨天》陈永迪先生《我在成都“二月镇反”前后的经历》一文也很好。为研究四川“二月镇反”提供了一些未知史料,十分可贵。

晓星谈伏庆是回忆录

《昨天》101期刊载的伏庆是回忆录,文笔老到,细腻生动,有的段落近似纪实文学。我虽然也经历过文革,但阅历尚浅,对于他所叙述的北京地院往事几乎不知,全然是个局外人,但读他的回忆录依然兴味盎然。这是为何?仅从写作上看,自有其优点在。
优点一:叙事方式较为出色,不是平铺直叙报流水账,而是在回眸历史风云的同时,不断插入一些有趣的小细节,以窥见时代之诡异与人性之复杂。比如,院办公室主任因自家客厅挂着一幅裸体油画而被揪出来批斗(3页);江老师关心学生健康,提醒他别在楼道昏暗的灯下看毛著,却成了反革命言论(9页);身为党员的三哥,不让作者回上海家中休息,而要他回校继续参加革命(25页);在“横扫牛鬼蛇神”的狂潮中,他在上海一户人家窗前瞥见的那种惧怕、乞怜、绝望的神情(27页);学校放电影师傅利用文革机会,狠狠报复了与他妻子有染的保卫处干部(29页);在地质队劳动期间,那位在批斗会上喜欢站起来查看台下群众表情的美女工宣队员(62页),等等。这类看似游离于叙事主线之外的闲笔,其实也是为了烘托主线的需要。任何事件都不是孤立发生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氛围,就像当下社会千千万万人都在努力寻找赚钱机会一样,文革时代的无数人都在挖空心思地捕捉“阶级敌人”。能够反映时代氛围的细节,就是有生命力的,让读者难以忘怀的。
优点二:这本回忆录的时间下限应该是文革结束,但作者的笔触灵活,有时还故意打破时空间隔,插叙若干人物后来的消息或趣闻。比如,作者在叙述学校大操场辩论会的情景之后,笔调一转,又补述了2002年同学聚会时,“二癞子”毛炎超向各位赠送王昭君瓷人一事(19页),读来令人莞尔。最精彩的是,作者用将近三千字的篇幅,叙述了当年的政治风云人物朱成昭后来卷入经济大潮后的种种表现(38-40页),令人回味不尽。这几页讲述的朱成昭晚年逸闻,留给读者的印象,可能比前文的“指点江山”更深刻。“俱往矣”,政治运动终成陈迹,而人性是不会变的,一代又一代仍在繁衍。
优点三:作者也是在文革中有过大起大落经历的,但相比于同类回忆录,他的情绪比较平和。他没有将自己局限于亲历者或蒙难者的身份,而是努力在做一个观察者和思考者。即使到了文章结尾,需要说几句总结性的话了,他仍然表示自己“没有能力评论文化大革命”,却用一连串问句结束了这部回忆录。这些问句有的很浅显,但很难回答,因为那层窗户纸无法捅破。他的那个比喻“文化大革命好比是一列火车……”(67页),相当精辟,发人深省。这其实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话题,包含了无数人的心酸和血泪。为了这个话题,有人写了上万字仍感到意犹未尽,而伏庆是仅用了不到一百字,说了一个类似黑色幽默的比喻,基本意思都在里面了。这或许就是写作教程上反复提到的“举重若轻”吧。
衷心祝贺《昨天》越过百期雄关!


页首
 用户资料 发送Email  
 
显示帖子 :  排序  
发表新帖 回复这个主题  [ 2 篇帖子 ] 

当前时区为 UTC - 5 小时[ DST ]


在线用户

正在浏览此版面的用户:没有注册用户 和 6 位游客


不能 在这个版面发表主题
不能 在这个版面回复主题
不能 在这个版面编辑帖子
不能 在这个版面删除帖子
不能 在这个版面提交附件

查找:
前往 :  
cron
Powered by phpBB © 2000, 2002, 2005, 2007 phpBB Group
简体中文语系由 PHPBB中文翻译小组 维护制作